武則天原本是可以像歷史上的其他帝王一樣,等自己死后,再傳位給兒子,體面地退場,可她病重時做了個愚蠢的決定,最后逼得五大臣和李唐宗室直接以政變的方式把她趕下崗。

這件事情還得從武則天身邊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說起。

武則天晚年,非常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哥倆,這二位憑借女皇的寵信,很快就把持了朝政大權,成為權傾天下的人物。

由于武則天年老多病,無法處理朝政,只能長期在宮中養(yǎng)病,所以把朝政事務都交給了張易之、張昌宗哥倆。

但他們并無治國理政的能力,在掌權之后,仗著皇帝的寵信,胡作非為,栽贓構陷、打擊異己,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久之后,這哥倆干了一件震驚朝野的事情,直接導致他倆和李唐宗室、武家人公開決裂。

事情是這樣的。

太子李顯與武承嗣結成了親家,李顯的女兒永泰郡主李仙蕙嫁給了武承嗣的兒子武延基,小女兒李裹兒(安樂公主)則嫁給了武三思的次子武崇訓。

武則天不問朝政,在深宮養(yǎng)病期間,不僅把朝政事務都交給張易之哥倆,還允許他們隨意進入深宮內院,武則天平時也不怎么接見大臣,多數(shù)時候都只見張易之哥倆。

再加上張易之、張昌宗哥倆把持朝政,肆意妄為,構陷大臣,經(jīng)常干出不法之事,這就讓包括李唐宗室在內的很多人不滿。

有一次,太子李顯的嫡長子李重潤和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三人聊著聊著就發(fā)起了牢騷。

大概就是發(fā)表了一些對張易之、張昌宗哥倆的不滿,說他們禍亂朝政,還隨意出入深宮內院,有可能順帶著對武則天寵幸這倆男寵之事也頗有微詞。

本來吧,他們這是在自己家里私下這么發(fā)發(fā)牢騷而已,只要不往外說,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然而,他們的這些牢騷話被人告發(fā)了。

有一種說法是,告密的人就是李重潤的庶兄李重福,因為李重福娶了張易之的外甥女,再加上他庶出的長子,如果搞死了李重潤,那么將來他就有機會成為帝國繼承人。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懷疑。

但不管怎么樣,反正他們的牢騷話被告發(fā)到了張易之那里。

張易之、張昌宗聽完之后,頓時大怒,隨后找到了武則天,把李重潤等人說的那些牢騷話添油加醋之后,順便增加了一些詆毀武則天的情節(jié),然后匯報給了武則天。

武則天聽完,十分震怒,當即下旨將李重潤、永泰公主、武延基三人杖斃。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殺?!顿Y治通鑒》

不過,關于這三人的死亡,存在多種說法,有說是被武則天逼著自盡的,也有說是李顯害怕禍及全家,憂懼之下,含著淚縊殺了自己的兒子、女兒以及女婿。

不管是哪種說法,反正李顯的嫡長子、女兒、女婿都因此喪命了。

這意味著張易之、張昌宗哥倆和太子李顯、武承嗣一家公開決裂,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這也為4年后的神龍政變埋下伏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05年,武則天病重,但女帝大人卻在病重期間干了一件蠢事。

她除了把朝政事務都交給張易之哥倆以外,臥病在床期間,誰也不見,只留張易之、張昌宗哥倆侍奉在身邊。

這是一個極為愚蠢的決定。

武則天已經(jīng)81歲了,此時病重的話,隨時都有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這正是帝國權力交接的特殊時期。

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皇帝病重,正常情況下都會讓太子侍奉在身邊,以確保萬一出現(xiàn)意外,權力可以順利交給太子。

但武則天非但沒有把太子李顯叫來身邊侍奉,還不見任何人,只留張易之、張昌宗在身邊侍奉。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武則天就已經(jīng)病重一次了,當時她同樣把張易之哥倆留在身邊侍奉自己,根本不搭理自己的兒子。

宰相崔玄暐就意識到這樣做很危險,于是勸諫道:

“太子、相王友愛孝順,足以留在陛下身邊侍奉湯藥,宮廷禁地事關重大,懇請陛下不要讓外姓之人出入宮禁?!?/p>

然而,武則天聽完只是回了一句:“你的好意,朕心領了?!?/p>

及疾少間,玄暐奏言:“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可親侍湯藥。宮禁事重,伏愿不令異姓出入?!眲t天曰:“深領卿厚意?!薄杜f唐書》

她既然認為這是好意,那么自然聽懂了宰相這番話背后的深意,可武則天只是心領而已,卻絲毫不改。

而這一次病重,她依然跟以前一樣,不見任何人,只允許張易之、張昌宗哥倆出入宮禁,隨身侍奉。

這就對外界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都知道武則天已經(jīng)81歲了,這把年紀病重,那么隨時都有可能死掉。

然而,武則天病重期間,誰都不見,只有張易之、張昌宗哥倆能見到武則天,可外邊的大臣、李唐宗室、武家的人,都不清楚武則天的病情究竟怎么樣了。

這種情況下,連太子都見不到武則天,就十分危險。

站在忠于李唐的大臣以及李唐宗室的角度來說,張易之、張昌宗和太子李顯早已結下不死不休的仇恨,他們搞死了李顯的嫡長子、女兒、女婿,如果武則天死了,李顯順利登基,會放過他倆嗎?

唯一能保住他們的性命和權勢的只有武則天,可現(xiàn)在武則天已經(jīng)病重,隨時可能死掉,所以張易之哥倆也因此日夜擔心將來被太子一黨清算。

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和性命,他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利用只有自己能見到武則天的機會,控制宮中禁地,對外封鎖一切關于武則天病情的消息。

一旦武則天病死,他們就偽造一份遺詔,廢了太子李顯,擁立一個對他倆沒有威脅,并且能保住權勢的人為帝。

如果這哥倆這么做的話,李唐復辟將再無可能,大家奮斗多年,好不容易讓李顯重新成為太子,眼看著大唐就要光復的大好局勢,有可能就這樣被張易之哥倆給毀了。

雖然史書沒有說過這哥倆會偽造遺詔什么的,但從五大臣的角度,如果張易之哥倆為了保住性命,避免將來被李顯清算, 完全有可能走出這一步。

因此,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在不清楚武則天病情的情況下,只能先下手為強,以武力除掉張易之、張昌宗哥倆,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登基為帝,光復大唐。

以這個為出發(fā)點,張柬之等人與李唐宗室聯(lián)合起來,發(fā)動了神龍政變,把武則天趕下崗,擁立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武則天最后落一個被人趕下崗的結局,其實錯誤都是她自己犯下的。

如果她在病重的時候,好歹讓太子李顯定期入宮探望一下,讓大家都清楚女皇的病情,五大臣和李唐宗室也不至于這么迫不及待地發(fā)動政變。

武則天也能像歷朝歷代其他皇帝一樣,等自己死了以后,太子再登基,而不是被人趕下來,還能體面地退場。

可她終究還是做了錯誤的決定,在病重期間,連兒子都不見,就天天讓倆男寵隨身侍奉,如此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她這么做,注定不會體面地退場。

最后,神龍政變不是李顯發(fā)動的,而是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主導的,李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害怕,中途掉鏈子反悔,差點害得政變計劃流產(chǎn)。

好在最終被人說動,才出面和五大臣帶著禁軍以武力奪取最高權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