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到美國政府的翻臉無情,歐盟終于下定決心,要走上俄羅斯此前的老路,打算加速“向東看”,以應對當前搖擺不定的關稅政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德萊恩決定轉向亞洲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態(tài)稱,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此外,西班牙首相的滿載而歸,也讓歐盟各成員國意識到,與中方保持合作,或許能得到從美國那里得不到的東西。目前,中歐之間已經(jīng)展開接觸,彼此之間因為電動汽車的相關矛盾或許也會得到有效解決。

自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毫不留情對全球多個國家和組織一同打響關稅戰(zhàn)之后,歐盟方面便心生不滿,明明自己跟著美國做了那么多事情,卻得不到美方的特殊待遇,屬實讓歐盟各成員國寒心。眼見特朗普只認利益不考慮感情,歐盟各方呼吁對美發(fā)起反制舉措。

看到多國反制和美國境內的抗議之后,特朗普罕見叫停關稅舉措,對75個國家暫緩加稅,緊接著又宣布對電子產品豁免關稅,這樣的舉措,足以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政策完全看他自己的心情,一旦有人和他硬剛,他就不斷加稅以找回自己的面子。而當沒有人理他時,他又換了嘴臉,打破了他曾經(jīng)說的沒有任何豁免的說法。

也正是特朗普的陰晴不定,外界意識到,和這樣一個國家合作,千萬得多留一個心眼。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決定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加速向亞洲看齊。

這樣的說法,我們曾經(jīng)在俄羅斯的身上看到過。三年前,美國聯(lián)合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極限施壓,不斷壓縮俄羅斯在歐洲的生存空間,最終逼得俄羅斯“向東看”。從現(xiàn)在的結果來看,俄方的選擇是正確的,最起碼在這三年時間里,俄方的經(jīng)濟、貿易等多個領域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既然俄羅斯已經(jīng)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走出了一條效果還不錯的道路,那么歐盟完全可以照著俄羅斯的路子效仿。于是,有了馮德萊恩那句“歐盟將進一步轉向亞洲”的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電動汽車是中歐之間的主要分歧

實際上,歐盟正處于調整外貿關系的關鍵轉折點。雖然歐盟曾緊跟美方腳步,對中俄等國都不太友好,而歐盟與中方的最大矛盾,其實就是歐盟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反補貼稅,關于這件事,中方多次好言相勸,與歐盟方面談了一輪又一輪,可歐盟執(zhí)意推動反補貼關稅,打壓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yè)。

如今,歐盟卻主動對中國說起好話,可能是意識到了自己當前的尷尬處境。首先,歐盟面臨著隨時被美國拋棄的風險。美方對全球征收的關稅,其中也包括歐盟,即便該組織多次派遣代表訪問,可美方還是開出了3800億歐元的關稅條件。面對美方的條件,歐盟方面不愿妥協(xié),所以放出了要轉向亞洲的言論,意在告訴美方,如美方不愿妥協(xié),歐盟將與中方一同,對美國的關稅政策發(fā)起反制。

其次,歐盟與美國的經(jīng)貿合作,只占到13%,歐盟不想因此而失去另外的87%外貿關系,因此,歐盟決定向亞洲轉向,確保合作的多樣性,即便與美國做不了生意,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歐班列為中歐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最后,俄羅斯成功的先例就擺在面前,歐盟沒理由因為美國而徹底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更何況,中歐班列為兩地提供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歐盟積極向東看,或許是該組織做出的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只是,歐盟向東看也要拿出誠意。據(jù)悉,中歐已經(jīng)就電動汽車相關問題展開接觸,從這個角度來看,歐盟方面是比較迫切的。畢竟此前,中方多次喊話歐盟方面,通過談判解決分歧,但該組織一意孤行,給中歐經(jīng)貿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

現(xiàn)在,在美國的“推動”下,中歐有望消除誤會和分歧,這對中國和歐盟來說,都是件好事。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越來越受歡迎,若彼此消除誤會,中方一定能進一步打開歐洲市場,而歐盟方面則更有底氣應對來自美國的關稅政策,這樣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歐合作,歐盟要拿出誠意

我們對中歐接觸保持期待,但同時也要對歐盟的突然示好保持警惕,畢竟該組織曾是美國的盟友,不排除歐盟利用中國試探美方態(tài)度的可能性。歐盟的態(tài)度轉變,是風險也是機遇,我們要做好應對一切突發(fā)狀況的可能性,畢竟人心隔肚皮,在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情況下,只有做好一切準備,才有可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