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國民黨少將海競強在萊蕪戰(zhàn)役中被俘,消息傳到南京,他當國防部長的舅舅白崇禧大驚失色,一夜之間添了許多白發(fā)。
海競強,1906年生在廣西桂林一個普通人家,家里窮得叮當響。他媽年妹是白崇禧的大姐,家里沒啥錢,爹走得早,年妹硬是咬牙撐起這個家。她不僅忙活家務,還省吃儉用供弟弟白崇禧念書。白崇禧后來成了桂系的頂梁柱,跟年妹的付出脫不了干系。年妹去世后,白崇禧念及姐姐的恩情,把她兒子海競強接到身邊,當親兒子養(yǎng)。
海競強從小腦子活泛,白崇禧挺看重他,不光在生活上照顧得周到,還把他送進軍校,想讓他在桂系軍隊里混出個名堂。海競強也沒讓人失望,軍校畢業(yè)后成績拔尖,很快就進了部隊。1941年,他才30多歲,就當上了四十六軍一八八師的少將副師長,同年10月還升了師長。這晉升速度在桂軍里算得上火箭式了。不過,他的好日子沒持續(xù)多久。
1944年,日本鬼子大舉進攻廣西,桂林、柳州、南寧接連丟了,四十六軍打得稀爛,軍長直接被撤職。海競強作為師長也沒跑掉責任,差點被一擼到底。幸好有白崇禧罩著,他才保住軍職,沒徹底栽跟頭??箲?zhàn)勝利后,他跟著四十六軍去海南接收日軍投降。那會兒軍長韓練成病了,他臨時管事兒。有一次,他腦子一熱,沒請示上級就帶兵去打瓊崖縱隊的根據地,把人家搞得雞飛狗跳。這事兒暴露了他做事沖動的毛病,也給他后來的麻煩埋了雷。
1947年2月,國共內戰(zhàn)打得正火熱,萊蕪戰(zhàn)役在山東萊蕪開打。這地方有煤炭,戰(zhàn)略位置重要,國民黨想靠人多勢眾搶回來,解放軍則靠地形和靈活打法跟他們耗。海競強當時是整編旅長,帶著部隊沖在前頭。剛開始,他的部隊還挺硬氣,死扛了好一陣。但解放軍不跟你硬碰硬,從側面繞過去,直接把后路掐了。海競強想突圍,折騰了一通,最后還是沒跑掉,被解放軍活捉了。
這事兒傳到南京,白崇禧正忙著批文件,副官跑來一說,他臉都綠了。作為國防部長,他太清楚這意味著啥——外甥被俘,桂系的臉面丟盡不說,士氣也得崩。聽說他那天晚上沒合眼,第二天頭發(fā)白了一片。海競強這下算是把舅舅坑慘了。
海競強被抓后,日子徹底變了樣。解放軍把他押到戰(zhàn)俘營,開始對他“改造”。他們沒把他當一般俘虜看,而是想利用他跟白崇禧的關系,拉白崇禧下水。1949年春天,解放軍放了他,條件是他回去勸舅舅投降。海競強還真回了南京,把解放軍的想法跟白崇禧一說,結果白崇禧氣得拍桌子,罵他沒骨氣。不過,白崇禧也沒完全翻臉,后來還給了他個華中長官公署少將高參的閑職,估計是想留條后路。
解放戰(zhàn)爭后期,國民黨大勢已去。廣西解放前,海競強帶著家人跑去了臺灣。到那兒后,他沒再混軍隊,轉頭做生意去了??恐缒甑慕涷灪腿嗣},他在臺灣站住了腳,日子過得還算湊合。但他心里一直放不下來大陸的事兒。1982年,他在臺灣病逝,算是給自己這輩子畫了個句號。
海競強被俘,對白崇禧和桂系的打擊不小。白崇禧當時是國防部長,外甥被抓,臉上掛不住不說,手下的桂系部隊也跟著泄了氣。萊蕪戰(zhàn)役本來就是國民黨的一次慘敗,海競強被俘更是雪上加霜,直接讓解放軍在山東站穩(wěn)了腳。白崇禧后來雖然沒投降,但這事兒肯定在他心里留了疙瘩。海競強這邊呢,被俘后在解放軍那兒待了兩年,回來還挨了舅舅一頓罵,算是里外不是人。
從大局上看,海競強被俘只是內戰(zhàn)里一個小插曲,但對桂系內部的凝聚力影響挺大。白崇禧本來就靠裙帶關系拉攏人,這下子自己人都栽了,別人還怎么信他?再說,解放軍放他回來勸降的招數,也讓國民黨內部人心惶惶。這事兒雖說沒直接改變戰(zhàn)局,但絕對是壓垮桂系士氣的一根稻草。
海競強這人吧,說不上多壞,但也別指望把他捧成英雄。他靠著白崇禧的關系爬得快,可關鍵時刻掉鏈子,軍事能力也就那樣。被俘后他沒硬扛到底,后來還跑去臺灣做生意,多少有點識時務的意思。不過,他也沒干啥特別缺德的事兒,就是個普通人,趕上了亂世,被歷史推著走罷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