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海事局公布了《浙江寧波“8·9”“M”輪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

2024年8月9日,利比里亞籍集裝箱船“M”輪在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2#泊位作業(yè)過程中,裝載在1號貨艙艙面右舷的集裝箱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臨近部分集裝箱及船體受損,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約9000萬元,構成較大等級水上交通事故。
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畫面
事故調查報告還原了事故經(jīng)過:
◆ 2024年8月7日00時50分左右,“M”輪從上港集團ZD分公司3#泊位開航,駛往寧波北侖。
◆ 8月9日03時12分左右,該輪靠妥寧波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2#泊位。
◆ 13時30分左右,值班水手周某在船首巡檢時聞到異常刺激性氣味。
◆ 13時31分左右,值班水手發(fā)現(xiàn)02貝位涉事集裝箱輕微冒白煙,箱門下方有透明偏微黃液體泄漏,伴有白色煙霧冒出,并聽到“嘶嘶”的響聲。

液體貨物泄漏至艙面
◆ 13時33分左右,值班水手通過高頻向二副和大副報告情況,接到報告后二副前往現(xiàn)場核查。
◆ 13時37分左右,涉事集裝箱冒出的白色煙霧量不斷增大,大副遂通知在船首的二副和水手撤離,船長在駕駛臺啟動火警報警,全船播報至甲板辦公室附近集合點集合。13時38分12秒,現(xiàn)場碼頭CCTV顯示涉事集裝箱箱門方向可見少量煙霧。

船首方向少量煙霧
◆ 13時38分30秒,白色煙霧噴發(fā)速度加快,右舷船首被煙霧籠罩,少量白色煙霧從涉事集裝箱壓縮機排風扇處溢出。

右舷船首被煙霧籠罩
◆ 13時39分00秒,大量煙霧噴發(fā)至船首上空,涉事集裝箱壓縮機排風扇處溢出的白色煙霧增多。

壓縮機排風扇煙霧增多
◆ 13時39分20秒,大量白色煙霧噴發(fā)至空氣中,籠罩船首右舷。

煙霧籠罩船首右舷
◆ 13時39分20秒至13時46分29秒,白色夾雜淡黃色煙霧持續(xù)大量噴發(fā),覆蓋整個船首位置。

13時46分29秒船首情況
◆ 13時46分30秒,涉事集裝箱爆炸燃燒,造成該集裝箱及周邊3個集裝箱解體;2個集裝箱墜落在碼頭和灘涂;4個集裝箱落海。部分相鄰集裝箱起火燃燒。
◆ 13時48分左右,船長要求所有人撤離至尾甲板。13時54分左右,船上 20名船員全部撤離上岸。
事故調查報告指出,調查組認定,本起火災爆炸事故中涉事托運人、承運人在高溫天氣條件下選擇使用不插電冷藏箱運輸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受不插電冷藏箱保溫、氣密性影響,TBPB自分解反應產(chǎn)生的熱量在箱內(nèi)聚集,導致箱內(nèi)貨物溫度加劇升高,造成貨物加速自分解反應,直至發(fā)生熱失控,是導致本次火災爆炸的關鍵因素。
事故調查報告指出,承運人和托運人在商定、選擇、審核該票TBPB運輸方案時,未能以足夠的謹慎結合當時的高溫天氣、貨物自分解反應放熱特性及不插電冷藏集裝箱保溫隔熱、氣密特點等風險因素,對裝箱運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研判不充分。承運人和托運人在高溫天氣下選擇使用不插電冷藏集裝箱裝運TBPB,造成貨物自分解反應產(chǎn)生的熱量在箱內(nèi)聚集,箱內(nèi)貨物溫度加劇升高,造成貨物自分解反應加速,直至發(fā)生熱失控,是發(fā)生本次火災爆炸事故的關鍵因素。調查組認定,承運人和托運人對事故發(fā)生均負有責任。
為什么?;坊馂某0l(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
原因一:
夏季氣溫升高使危險化學品體積壓力增大
?;分幸兹家后w的膨脹系數(shù)普遍較大,儲存在密閉容器中,受熱后體積膨脹,同時 蒸氣壓 增加,使容器內(nèi)部壓力增大。
若超過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壓力,就會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液體膨脹超過其容量就會外溢,若是氣體膨脹就有爆炸的危險。
原因二:
夏季氣溫升高使液體的蒸發(fā)速度加快
溫度越高,易燃液體蒸發(fā)越快,液面上蒸氣濃度就越高,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災爆炸危險性就越大。
因此,當環(huán)境溫度超過易燃液體的沸點時,就容易發(fā)生危險。
原因三:
夏季氣溫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增加自燃風險
受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許多危險化學品受熱后容易分解,釋放出氧氣甚至氧原子,使其它物質氧化,同時釋放大量的熱。
如果通風不良,熱量積聚不散,致使溫度升高,又會加快氧化速度,產(chǎn)生更多的熱量,促使溫度繼續(xù)升高。
當溫度達到物質的自燃點時就會自燃起火。
原因四:
?;窂碗s的特性,使得某些?;返姆艧岱磻容^難控溫,進而容易發(fā)生超溫現(xiàn)象
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
?;髽I(yè)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 END -
▌編輯:王佳蓓 ▌校對:李江龍 ▌審核:鄒鵬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