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舉辦世博會,韓國各大媒體都很關注,派了記者親赴會場,采訪報道。日本人嘴上說不在乎韓國人怎么看,實際上在乎得要死。
知道這倆冤家的心胸,一個半斤一個八兩,卻沒想到日本主流媒體會親自下場,把韓媒的酸溜溜評論給懟回去。
世博會開幕當天,《每日新聞》的新聞標題:大阪?關西世博,申辦失敗的韓國也很關心,“看點多”。

韓國的《每日經濟》《釜山日報》等媒體,多予以正面報道,但《朝鮮日報》直接就是唱衰。
“如果起火了,會引起爆炸”
“門票預售量遠遠低于計劃”等等。
日本的《每日新聞》對此沒有直接反駁,而是介紹完《朝鮮日報》的報道內容后,來了一段注解:韓國呢,雖然釜山市申辦了2030年世博會,但大敗給了沙特首都利雅得。
釜山申辦世博,那可是當年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樂子呀!
投票前,韓國人自信心爆棚,因為韓國擁有“偉大的軟實力”——韓流。他們是當真這么覺得,申辦宣傳片用了一堆韓流明星。

迎面撲來粗糙的土味質感,這種老式爆款風,現(xiàn)在可不多見了。
韓國的電視節(jié)目,甚至明目張膽地嘲諷沙特“只有錢”。韓國政府和經濟界也認定釜山會以壓倒性優(yōu)勢贏過利雅得。舉國半場開香檳,提前慶祝勝利。
最后開票,釜山29票,利雅得119票,明顯這次是陪跑的羅馬都有17票,簡直尬到天際。

等大阪世博正式開始,韓媒報道起“韓國館”來,那叫愛得深沉。
韓國《中央日報》:大阪世博開幕,除開主辦國,韓國館是“第一”。

一看,原來韓國館占地面積3501㎡,在所有海外場館里,面積最大。這么算的“第一”。
再加上韓流音樂,韓國美食這兩個“偉大的軟實力”,可不就是宇宙第一了嘛。但你自夸就自夸吧,咋又干踩別人,來捧自己的事呢。
韓媒拿出三分之一的篇幅,講大阪世博會如何門票賣不動、幾個國家館沒趕得及開放等等。把韓國館的重要性給襯托得,如同救人于水火的天神,挽救大阪世博的低迷人氣……

我滴個天呢,真是沒有棒子不敢吹的!
月壤是中國館的一大看點,更是大阪世博會的“招牌菜”。游客花錢買票進來,排隊看到月壤,等于回本一半。去看美國館也是同樣道理。

沙特館、阿聯(lián)酋館那種完全異國風情,富麗堂皇不差錢的,很受游客喜歡。法國館的藝術,德國館的啤酒等等,也是日本游客的心頭好。

就連“明天就完工”的印度館,都成了熱門打卡點。還真就是不見有什么人討論韓國館。

在日本人的心理防線上:大阪世博會的槽點再多,也輪不到韓國說三道四。是的,就韓國不可以。

就寫不出能稍微尊重一下對方的新聞嗎……太悲哀了。
臆想激烈的“第一”這些,即使不刻意地自吹自擂,也會得到他人的肯定。
停止批評他國吧。
宣傳釜山是下屆世博會舉辦地,宣傳到那個份兒上。還對日本說,日本應該配合。但沙特的利雅得被定為2030年下屆世博會的舉辦地,釜山失敗一場空。

真的是,什么都要排名次,不排就不得勁兒,笑。
不跟誰比一比,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意義,這是韓國的國民性嗎?
自己被這種心態(tài)所困擾,是時候意識到了。

想說是什么第一呢。原來只是在外國場館里,占地面積最大呀,笑。

算是競爭意識強嗎,因為輸贏,忽喜忽憂的樣子,真是沒眼看。

要不說是萬物起源的國度,展品相當多吧,理所當然的呢。

在日本,自己吹噓自己是第一,會被當作羞恥、看不下去。

報道韓國館受歡迎的媒體,目前為0。
實際情況可疑的韓流,其受歡迎的本質出來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