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父母而言,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骨肉分離,因為走失、被拐而親子分離的家庭并不罕見,岳陽的雷家也是其中之一,時隔22年,岳陽人雷武澤終于找到了2001年被拐的兒子川川,一場期待22年的父子重逢本該是個溫情的故事,卻在短短10個月后急轉直下,以兒子將父親拉黑告終。

都說世界上最難割舍的莫過于血緣親情,可沒想到父子二人才相聚了不到十個月就徹底撕破了臉,最終不僅川川拉黑了父親,就連雷武澤也在網上喊話,控訴兒子的不孝,還揚言——再也不恨買家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要從2001年10月9日說起。那天早上,三歲的川川被鄰居帶出去玩耍后失蹤。這個打擊讓雷武澤夫婦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22年里,雷武澤因為標志性的上揚眉毛,在尋子圈里被稱為"雷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雷公尋子成功10個月后被兒子拉黑,微信對話曝光,網友:太窒息了

DNA比對確認親子關系后,現實與期待的差距顯露無遺:川川已在一個富裕家庭長大,養(yǎng)父母雖已去世,但爺爺奶奶的疼愛讓他從未感受過生活的苦難,面對素未謀面的親生父親,川川態(tài)度稍顯冷漠,這也讓父子相認的過程異常艱難。

經過警方多次勸說,川川才勉強同意認親,最初的相處還算融洽,川川帶著禮物回到自己親生父母的家庭前去探望,也嘗試著喊爸爸,陪妹妹放學,一家人去橘子洲頭游玩,拍下全家福,可這樣的溫馨并沒有維持多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父子二人的問題在后續(xù)相處中逐漸浮現,雷武澤試圖用專制的方式重建父子關系,要求兒子必須隨時接聽電話,視頻通話,讀指定的書籍并寫讀后感,甚至替兒子規(guī)劃未來,這種強勢的控制欲讓川川喘不過氣來。

更讓人唏噓的是:雷武澤想利用尋子故事的熱度帶著兒子直播帶貨,他要求川川辭職陪他一起直播帶貨,被川川拒絕后,雷武澤把矛頭指向了川川的養(yǎng)父母家庭,認為是收養(yǎng)家庭的優(yōu)渥條件和對溺愛教壞了自己的兒子,甚至用22年的尋子經歷對川川進行道德綁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父子二人還沒能徹底了解彼此,就因為各種隔閡和不滿,讓這份尋子22年后的父愛,變成了一種沉重的枷鎖。雷武澤要求川川加陌生人的社交賬號,可川川只想過正常的、普通人的生活,不想被打擾。在干預兒子的社交圈子失敗后,雷武澤又用陰陽怪氣的語氣稱呼兒子為"您"、"小祖宗",這些聊天記錄也是雷武澤主動曝光出來了,語氣里都是對兒子的不滿。

可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想跟川川搞好關系,這已經不僅僅是在施壓了,在明知道兒子不喜歡被打擾的情況下頻繁曝光兒子的隱私,甚至頻繁吐槽自己對兒子的不滿,難道是讓不明真相的網友們去網暴自己的親兒子嗎?太匪夷所思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逢只是起點,讓親情自然生長,才是維系親子關系的關鍵

這種控制型的親子關系注定難以持續(xù),就連網友們看了聊天記錄都覺得:這樣的父愛太窒息了!川川作為一個成年人,有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自然不愿意成為父親的附屬品,最終,他選擇了切斷與父親的聯系,把所有溝通渠道都關閉。

雷武澤在直播中表達懺悔,稱是自己沉重的父愛讓兒子難以承受,可是從他公開的聊天記錄來看,他仍然認為自己的做法無可厚非,這就是傳統(tǒng)的中式父子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2年的尋子之路確實感人,可找到兒子后想借勢獲利的心態(tài)也真實存在,這種矛盾的情感,讓父子關系變得更加脆弱,人性的復雜在這個故事中得到充分展現。

同樣是尋親成功的家庭,孫海洋作為父親,也曾被兒子孫卓抱怨過“總喊我起來吃飯,一天三頓飯給自己都吃胖了”,但是孫家的親子關系卻并沒有因此而破裂,其實除了父親性格上的差距外,跟孩子的年齡段也有很大的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卓當時還在讀高中,還沒有成年,一家人住在一起,孫海洋恨不得用這幾年的時光彌補過去十幾年的分離和遺憾,而孫卓當時也并未成年,雖然嘴上抱怨,但心里也知道這是父親愛自己的表現。

可川川不一樣,川川已經成年并且工作了,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陪伴長大的親生父親,過度干涉兒子的生活也會影響父子感情,何況是分離了22年的生父呢?就連孫海洋也曾吐槽過雷武澤的控制欲太強,可見這段父子親情本身就很脆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失散多年的親人重逢,如何跨越時空的鴻溝重建關系?血緣之外,又該如何平衡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或許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答案也不是統(tǒng)一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強制性的關心和過度的控制只會適得其反,對于久別重逢的親人來說,給彼此適應的時間和空間,比急于填補空白更重要。

重逢只是新關系的起點,如何用包容和理解化解隔閡,讓親情自然生長,才是維系親子關系的關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