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圭海四記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zhuǎn)載。圭海四記專注于閩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記錄以海滄為中心的龍同海地區(qū)的文史現(xiàn)象,因地域及見識局限,難免主觀臆斷,歡迎指教、批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下合計約865字,如有缺失、紕漏,敬請留言告知:

崇禎《海澄縣志》

夫自無諸以后,遐哉邈矣!山逾甌而連粵,則漳于復岫為最遙;水汲汐以奔潮,則澄于濤門為最邇。雖破荒云晚,裂土無多,天人之際,可得而領略也。

故分星以察妖祥,度境而測形勢。

豐基爰溯,則肇允可尋;名勝時抽,則按圖斯備。熊館開道,圖治者賴以不迷;雉隴分畿,懷鉛者因而無爽。

豈待文淵之畫山谷,始壯戎章;道元之注水經(jīng),僅摽麗矚哉!作輿地志。

康熙《海澄縣志

夫自無諸以后,遐哉邈矣!山踰甌而連粵,則漳于復岫為最遙;水汲汐以奔潮,則澄于濤門為最邇。雖破荒云晚,裂土無多,天人之際,可得而領略也。

故分星以察妖祥,度境而測形勢。

豐基爰遡,則肇允可尋;名勝時抽,則按圖斯備。熊館開道,圖治者賴以不迷;雉隴分畿,懷鉛者因而無爽。

豈待文淵之畫山谷,始悉經(jīng)營;道元之注水經(jīng),僅供披閱哉!作輿地志

乾隆《海澄縣志》

夫自無諸以后,遐哉邈矣!山逾甌而連粵,則澄于復岫為最遙;水吸汐以噓潮,則澄于濤門為最邇。雖破荒云晚,而應瑞方新,天人之際,可得而領略也。

故分星以察妖祥,亦度景而測形勢。

豐基尚溯,則肇自有明;勝跡羅陳,則甲于諸邑。熊館開道,圖治者賴以不迷;雉隴分箋,考古者因而不爽。

豈待文淵之畫山谷,始悉經(jīng)營;道元之注水經(jīng),僅供披閱哉?志輿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康熙《同安縣志》

傳曰:諸侯之寶三,而土地居首??汲芍芊饨ㄖ疲髧胤桨倮?。以視吾同,其大小廣狹何如也?山海交錯,控扼三郡,奉天子命來守此土者,可不敬哉!若建置,若封域,若山川、都隅、海嶼,不有紀載,曷以考焉?故志亦首輿地云。朱平齋。

嘉慶《同安縣志

天地間?然而高者為山,窅然而深者為川。同邑負山襟海間,氣所鐘蔚為人杰,其廣大高深長流峙于今古。雖山經(jīng)弗備載,水注未及登,而鐘靈毓秀以壯山川之景色,非徒供憑眺已也。志山川。

民國《同安縣志》

自《禮記》有“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之言,后之堪輿家祖之,且變本加厲,謂“域地生才,人杰必由地靈也”。不知《禹貢》、《職方》之序九州,必以名山大川為讬始,安在如堪輿家之支離傳會,不可究詰耶?同邑負山襟海,鐘毓所及,人物挺生,宋明以來增光史乘,證以孫子荊之言 “其山崔巍而嵯峨,其水?渫而揚波,其人磊落而英多”。則論同邑之人材而歸功于山川,亦大雅所不勒也。志山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注曰:卷一 輿地志,至此完結(jié)。

卷一 輿地志

全章節(jié)目錄

----輿地志·海----

----輿地志·池----

----輿地志·井----

----輿地志·泉----

----輿地志·港----

----輿地志·嶼----

----輿地志·礁----

----輿地志·嶺----

----輿地志·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茲土久遠,追遠不易,只為留存一個有溫度的圭海記憶。

圭海四記

Amoynotes

中國·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