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輛車,你打算開上五年甚至更久,你會怎么選?
是選一輛“可油可電”、聽起來更穩(wěn)妥的增程式汽車?
還是干脆一步到位,直接上純電?
多數(shù)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前者——畢竟加油+充電雙保險,聽起來最不容易“踩坑”。
但說句真心話,如果你真的打算五年內(nèi)不換車,那我勸你:別急著做這個決定。
因為看起來“更保險”的增程車,使用年限長了以后,往往成了最不值當?shù)倪x擇。
為什么這么說?接下來我們慢慢聊。

提到這個問題,很核心的一點在于:
純電的問題,會越來越少;但增程的問題,是“注定無解”的。
什么意思?
簡單說,純電現(xiàn)在最大的短板——續(xù)航和充電效率,其實都屬于“可逆性問題”。
它們不是寫在架構(gòu)里的“死穴”,而是會隨著技術(shù)進步和基礎(chǔ)設(shè)施完善,一步步被“消滅”的。
就拿充電來說吧:
你知道2018年,全國一共才多少個公共充電樁嗎?
不到30萬根!
那時候的電車車主,是真的靠“勇氣”在開車,出趟遠門堪比打一場仗。
但現(xiàn)在呢?
截至2024年底,全國公共充電樁已經(jīng)超過340萬個!
翻了整整十倍還不止,而且還在持續(xù)爆發(fā)式增長。

圖片加載中…
你在看趨勢:
小鵬、理想、問界、蔚來……哪家不在瘋狂砸錢布局自建超充?
國家也放話:“高速服務(wù)區(qū)超充樁要全面覆蓋?!?/p>
照這個節(jié)奏,兩三年內(nèi),全國高速布滿300kW以上的超快充,幾乎板上釘釘。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到2027、2028年,哪怕你自駕遠行、高速飛馳,也只需要——
喝杯咖啡的工夫,車就能補進四五百公里的電。
你說還有啥“續(xù)航焦慮”?
說到底,痛點會解決,體驗會升級,純電這條路,是“越走越輕松”。

圖片加載中…
可反過來看增程呢?
別看現(xiàn)在體驗還行,但它的“缺陷”恰恰是寫在架構(gòu)里的:
發(fā)動機是用來“發(fā)電”的,不是用來“跑”的;
你開快了,它吼;你爬坡,它急;你冬天用空調(diào),它直冒煙。
更別說,大多數(shù)增程車型,根本不支持800V快充平臺。
你想升級?硬件不行;OTA?帶不動。
說難聽點,等幾年后,別人家的純電都能12分鐘補450km了。
你開著這臺吼吼叫,20分鐘勉強充100km的增程車——真的甘心嗎?
肯定不甘心!

更不能忽視的問題是:
增程車的“續(xù)航衰減”速度,遠比想象中嚇人。
譬如中汽試煉場曾對兩款車型做過一項實測:
2019款特斯拉Model 3,在跑了11.6萬公里之后,電池健康度依然高達89.3%;
而理想ONE 2020款,僅僅行駛了10.3萬公里,電池健康度就只剩下75.6%!
要知道,這才不過短短4年時間,就變成這樣了。
如果到5年,甚至6年,還會有多嚴重呢?
真的很難想象!
別認為衰減75%了,我200km 的續(xù)航,至少還能跑150公里,其實沒太大問題。
這么想就太理所當然了。
實際上看,150公里的續(xù)航,還得剔除強制保電的部分。
同時呢?
純電續(xù)航肯定會打折,而且增程車的折扣也會更高。
這么一來,冬天開暖風(fēng)?空調(diào)加一檔?高速再來點逆風(fēng)?
別懷疑,90公里的純電路程,可能跑不出來。
對于那些想用電通勤、享受低碳體驗的增程車主來說,四五年后,這就不是“焦慮”了,是“純折磨”。

可能有人會說:
“這不是事兒啊,反正增程有終身質(zhì)保,掉到70%我直接換電池就行,怕啥?”
可真這么想,那就真得提醒你一句:質(zhì)保政策,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很多增程車主都沒留意——這些所謂的“終身三電質(zhì)保”,前提一大堆:
必須是首任車主、必須非營運車輛、必須原廠保養(yǎng)、必須官方售后記錄……
只要你有一項“踩雷”,不好意思——脫保了。

圖片加載中…
更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
“電池健康度”并不等于“電池衰減”。
什么意思?
你覺得續(xù)航縮水了4成,可能因為電池衰減了40%。
但實際檢測結(jié)果,電池衰減可能只有20%,另20%來自于能耗上升、電池內(nèi)阻變大。
兩者疊加,你跑不遠了,但又夠不上質(zhì)保的“衰減紅線”。
說得直白一點:你覺得電池快廢了,廠家還覺得“一切正?!?。
你想換電池?換不了;你想賣車?更難。
這才是最讓人窒息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因為電池衰減比較快,等到你要買車時:
大家一看你電池健康度這么低,你猜還能賣出錢來嗎?
肯定很難!
這可不是我在瞎說。
拿幾年前的增程車來看,當初的售價高達30多萬。
可如今呢?
二手車平臺報價只剩12萬左右,直接打了3.6折——你說扎心不扎心?

所以,考慮到這些情況:
如果5年不打算換車的話,聽我一句勸:寧選純電汽車,也不要選增程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