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年市政廳宣布破產后,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再次陷入危機: 街道上堆積如山的垃圾已超過1.7萬噸,和小貓一樣大的老鼠穿梭橫行。
這場災難源于環(huán)衛(wèi)工人長達一個月的罷工。據(jù)英媒最新消息,勞資雙方談判破裂,這也就意味著垃圾山會繼續(xù)長高。
由于情況失控,軍方顧問已經介入。

自3月11日聯(lián)合工會(Unite)發(fā)起全面罷工以來,伯明翰的垃圾清運系統(tǒng)幾近癱瘓,街道上垃圾袋堆積成山,部分社區(qū)甚至無法正常通行。
社區(qū)垃圾桶旁,堆著小山一樣高的垃圾:

大老鼠橫沖直撞,

一打開門就是垃圾,這戶人家真是倒了血霉:

墻上寫著“請不要在此倒垃圾”,然而沒什么卵用。

畢竟各式各樣的垃圾已經滿到溢出了...

代表罷工工人的聯(lián)合工會(Unite)表示,此次罷工行動的導火索是市議會決定取消垃圾回收與清運督導員這一職位:這一決定將導致受影響員工年薪減少8000英鎊,并切斷他們合理的薪資晉升通道。

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正接受政府專員監(jiān)管的伯明翰市議會依然是破產狀態(tài),所以需要大量裁員來維持收支平衡??橙デ暹\督導員這一決定,將影響170名員工。
于是,擁有豐富斗爭經驗的伯明翰工會不干了:你斷我財路,我讓你臭死。
這并不是英國第二大都市經歷的首次垃圾戰(zhàn)爭 —— 工人們曾在2017年和2019年兩度舉行罷工,當時街頭堆積如山的垃圾場景與如今如出一轍。

同樣經歷過這一切的伯明翰市政府,則采取了一系列激起眾怒的騷操作:
沃爾索爾(Walsall)等鄰近地區(qū)曾表示愿意開放垃圾處理中心,協(xié)助伯明翰緩解壓力。然而,由于伯明翰市議會遲遲未回應,沃爾索爾已宣布撤回援助。
不僅如此,市議會還堅持推進一項爭議性政策——將每周垃圾收運改為隔周一次。不少居民收到傳單,被告知未來將使用新的綠色回收桶(隔周收運)和黑色垃圾桶(隔周交替收運),而廚余垃圾仍維持每周收運。
不少人家不得不自己拖著垃圾桶去回收中心倒垃圾:

一個月之后,眼看事態(tài)逐漸失控,官方才宣布進入“重大事件”狀態(tài),并向周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求援。
盡管政府已協(xié)調鄰近城鎮(zhèn)提供垃圾處理支持,但收效甚微。英國國防部已派遣后勤規(guī)劃專家協(xié)助市議會優(yōu)化垃圾清理流程,但軍方不會直接參與街頭垃圾清運。
雖然不至于鬧到“軍隊上街”,但軍方介入,就意味著這起鬧劇的性質已經超越了臟亂差,而是重大公共健康危機的前奏了。
不過,官方不作為,倒是給了民營企業(yè)機會。不少民營環(huán)保公司告訴記者,“活兒多得忙不過來”。
“伯明翰最緊缺的人才!民營垃圾工賺得盆滿缽滿,電話接到手軟!”

39歲的馬特-凱西(Matt Casey),是垃圾回收公司 HULK Cleaning and Clearance Services的老板。在過去的一個半月內,他的任務量比原來多了整整6倍。

在3月11日罷工開始前,馬特平均每天只接到5單活,主要清理工業(yè)廢料。如今情況截然不同——他和8人組成的清運團隊每天穿梭在伯明翰大街小巷,以每袋2.5英鎊,4袋起收,5袋免一袋的價格幫居民清理生活垃圾。
"這一個月生意好得不得了,忙得腳不沾地,"他告訴《每日郵報》,"道理很簡單:要么花錢找私人清運,要么就讓垃圾堆著。現(xiàn)在選擇前者的人暴增。"
"光是要求清理家門口垃圾袋的來電,每天就多達30通。那些堆積的垃圾已經開始威脅健康了,"他補充道。目前團隊全天候運轉,仍難以滿足暴增的清潔需求。

不過馬特表示,就算生意好到爆,他也沒有想要坐地起價發(fā)橫財:
"我理解罷工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訴求,但更心疼伯明翰的普通市民——他們明明交了市政稅,現(xiàn)在卻要額外花錢清理垃圾,相當于付了雙份錢。"
雖然業(yè)務激增,但馬特表示,由于運營成本激增,所以盈利空間其實是在縮小的:在過去,民營垃圾清運商可以使用伯明翰市議會下屬的威立雅垃圾處理中心( Veolia refuse centre),每噸垃圾只需支付78英鎊處理費;但今年初,市議會終止了該站點對民營垃圾清運商的服務,導致他們不得不轉用其他處理中心,而這些站點大多收取每噸180英鎊的高額費用。

而情況也正如馬特所言,“最倒霉的是老百姓”。
其實,早在市政廳官宣破產之前,伯明翰的公共服務水平日益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一部分群眾發(fā)泄怒火,也只是剛好找到了出口罷了。
比如鼠患—— 伯明翰是全英鼠患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貓一樣大的老鼠”啃食沒人收的垃圾,早已成為一些街區(qū)的日常。

尤其是P8郵編段的區(qū)域(Washwood Heath, Ward End和Saltley),更是老鼠害蟲問題的高發(fā)區(qū)。由于環(huán)衛(wèi)工人常常不按時收取垃圾,不少住戶的垃圾桶滿到溢出,于是公共區(qū)域也充滿了垃圾。

一戶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個體戶在接受采訪時說:
“這里太臭了,沒人會過來消費 —— 體面人誰愿意來這種地方啊?”

近十年間,伯明翰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經濟能力下降了17.5% ——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諸如鼠患,高犯罪率等越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

如今工黨上臺,稅收蹭蹭往上爬,公共服務能力不增反降,
勒緊褲腰帶的日子或許比兩黨預估的都要長...
消息來源:BBC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于作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