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重振造船業(yè),挑戰(zhàn)中國1800艘船紀錄,但這張“復興大餅”背后,現(xiàn)實卻是一地雞毛。

美國造船業(yè)早已淪為“夕陽產業(yè)”,2024年全球商船訂單中,美國占比不到1%,而中國狂攬74%的新訂單,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2倍。更扎心的是,美國造一艘商船的成本高達3.3億美元,中國同類船僅需6000萬美元,價格差5倍多。特朗普喊出“一天造一艘船”的口號,但現(xiàn)實是,美國現(xiàn)在一年只能造5艘船,連軍艦都因工人不足頻頻延期。

美國造船業(yè)嚴重依賴移民工人,尤其是焊接、噴漆等臟累崗位。但特朗普一邊喊著“驅逐非法移民”,一邊幻想“制造業(yè)回流”,導致人力缺口高達62萬。有船廠老板吐槽:“本土工人寧愿當服務員也不愿進廠,我們連娃娃頭發(fā)都造不出來!”。

1920年的《瓊斯法案》本想保護本土造船業(yè),結果讓美國商船成本比國際價高300%,直接把自己玩殘。如今特朗普又搬出類似套路,設立“海運安全基金”、加征關稅,被專家嘲諷為“工業(yè)4.0沒學會,貿易戰(zhàn)2.0倒是玩得溜”。

正如中國網友調侃:“美國造船?不如先學會造頭發(fā)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