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最終的價值,是覺醒和思考的能力。
人在順境,很難做到反思自己。
因為自己已經(jīng)活得太爽,過得太滿足了,所以不會給自己所謂的“自討苦吃”。
可實際上,一個最高級的聰明人,就是懂得不管什么時候,都懂得反思自己。
然后,在反思當(dāng)中,及時地叫醒自己,因為知道了自己存在了一些短板和缺陷,錯誤和不足。
這樣,為了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過上更好的人生,所以更應(yīng)該及時做出修正,彌補。
到最后,當(dāng)你做到了該做到的,自然就會慢慢放下多余的欲望,雜念,恩怨等等。
楊絳先生曾在書中寫道:
“人生一世,需有三個自覺,無非是認(rèn)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strong>
所以,努力反思自己,積極叫醒自己,勇敢放下自己,你才能夠在自我修煉和改造的過程當(dāng)中,變得越來越清醒獨立,強大無敵。

01
- 努力反思自己
人從平庸走向強大,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你得學(xué)會反思自己。
反思自己的重要性就在于,找到自己的短板在哪,然后也知道及時止損。
這樣的你,才能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而且還能夠有所針對性地認(rèn)識自己,了解自己。
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天賦和潛能所在,接下來靠行動來挖掘出來。
最終,通過反思,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以及人生的出口。
看過這樣一句話:
“永不犯錯是神的準(zhǔn)則,盡量少犯錯是人的目標(biāo),及時改正則是真正的智者?!?/p>
其實,只有弱者才會抱怨這個,害怕那個。
真正的強者,永遠(yuǎn)都在自我反省,以及在努力找到出路。
而且對于這些人來說,在尋找人生出口的過程里,因為沒有經(jīng)驗,甚至也沒有足夠的智慧。
如此,偶爾犯錯,是必然的。
而且,其實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犯錯之后,一方面不去反思,另外一方面害怕面對,于是逃避。
最后,自己變得越來越無知,也會越來越無能。
可以說,懂得反思和不懂反思的人,注定會過上截然不同的一生。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深刻的反省,便沒有驚人的超越。
所以,一定要努力去進(jìn)行反思,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又能夠做出及時的改變。
最終,靠反思的能量,做出必要的思考,甚至能夠慢慢走向覺醒。
就像亞里士多德說:“人生最終的價值,是覺醒和思考的能力?!?/strong>
這樣以后,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越來越充實,不管做什么,都能夠得心應(yīng)手,也能夠避免陷入更多的困境和不必要的麻煩當(dāng)中。
因為你已經(jīng)通過思考,通過反思,讓自己具備了更多的糾正能力,也能讓自己更清醒地走好余生。

02
- 積極叫醒自己
路遙就說過:
“叫醒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strong>
的確,在這個社會里,很多人都是在裝睡的,也是在裝糊涂的。
顯然,一個人可以對別人裝糊涂,卻不能對自己裝糊涂。
因為一旦不知道叫醒自己的話,你將錯過整個人生。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積極叫醒自己,是因為他們害怕面對現(xiàn)實當(dāng)下。
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xiàn)實當(dāng)下對他們而言,是極其迷茫,甚至是極其煎熬的。
可是,試問一下,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夠做到從頭到尾順風(fēng)順?biāo)兀?/p>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叫醒自己,不愿意走出把自己裹挾的那個世界,因為他們期待太高,害怕失望。
詩人魯藜說:
“還是把自己當(dāng)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dāng)做珍珠,就會有被埋沒的痛苦。”
一個活得清醒的人,從來就不會把自己當(dāng)作人上人。
因為那樣根本沒必要,反而會給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標(biāo)簽,這些標(biāo)簽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和負(fù)累。
這樣的話,最終只會讓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走向疲憊,甚至瀕臨崩塌。
一個人最好的境界,是內(nèi)心上的豐富的安靜,也是能夠隨時隨地擺脫外界的誘惑。
然后,擁有了內(nèi)在的寶藏,也的確能夠及時叫醒自己,認(rèn)識最真實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找準(zhǔn)自己的定位。
然后,在往前走的時候,你的人生道路才不會越走越累。
在《無聲告白》的書中,寫著這樣一句話: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strong>
人,一定要靠自己,不管得失成敗,只要你的心態(tài)足夠好,只要你愿意去體驗。
那么,積極地叫醒自己,努力地成長自己,接下來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淡定,從容,自在,美滿。

03
- 勇敢放下自己
常聽人說,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誰也無法逃避,誰都需要面對,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生活就是這樣,時時刻刻都有挑戰(zhàn),都有危機,都有失望。
但是,那些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就像蘇東坡一樣,經(jīng)歷了人生的變故和無常,變動和坎坷。
如此,非但沒有擊潰自己的內(nèi)心,反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堅強,活得越來越灑脫。
因為人只有在事情上磨練,也只有在磨練當(dāng)中熬過來了,扛過去了,才能越來越淡定勇敢地面對余生。
之后,經(jīng)歷的事情越多,戰(zhàn)勝的問題越大,一個人就越來越懂得放得下,也敢于放下。
《了凡四訓(xùn)》中有一句話: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人活著,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永遠(yuǎn)屬于你,包括最寶貴的時間。
所以,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盡可能放過自己,放下自己,不去做過多的計較,也不要有多余的貪戀。
而是從頭到尾,不念過往,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讓自己學(xué)會滿足、知足地過好當(dāng)下。
最終,你能夠放下的東西越多,那么屬于你的福氣也就越多,甚至每一天你都能夠活得更踏實,自然,知足,幸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