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廣州圖書館在負一層1號報告廳舉辦“2025年廣州讀書月——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發(fā)布會暨讀書月嘉年華”活動。此次發(fā)布會不僅是對過去一年圖書館服務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閱讀趨勢的一次深度探索與展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會上,廣州圖書館發(fā)布了2025年度十大服務亮點,不但涵蓋讀書月文獻過期免逾期費、未成年人閱讀攀登計劃等深受讀者喜愛的傳統服務,也推出了十五運文創(chuàng)專賣、廣圖文創(chuàng)IP“穗閱一家人”、AI智能客服以及未來閱讀館等創(chuàng)新服務,展現了圖書館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平衡發(fā)展。

與此同時,大堂內的嘉年華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提供多樣化的閱讀體驗。無論是活潑好動的少兒讀者,還是需要特別關懷的視障人士、老年讀者,都能在此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樂趣。

廣州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超全國平均水平3.4倍以上

發(fā)布會上,廣州圖書館副館長陳深貴發(fā)布了《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年度報告2024》。報告顯示,全市公共圖書館整體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多項指標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實現通借通還的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總數達到1221個,比2023年增加201個。全市公共圖書館到館讀者3905.02萬人次,外借文獻4552.19萬冊次,舉辦線上線下活動30030場次,三項數據均達到歷年最高水平。注冊讀者率達32.46%,近1/3市民成為注冊讀者。黃埔、南沙、番禺等3個區(qū)的外借文獻量更是首次突破300萬冊次大關,全市各區(qū)外借文獻量均超過100萬冊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唐瓊在發(fā)布會上分享了《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貢獻力研究項目》的核心發(fā)現。數據顯示,廣州地區(qū)成年讀者與未成年讀者紙質圖書閱讀量均為全國國民平均水平的3.4倍以上,成年讀者紙質圖書日均閱讀時長為全國國民平均水平的1.89倍,九成讀者選擇公共圖書館作為獲取紙質圖書的主要來源,公共圖書館仍是讀者獲取數字資源的重要途徑,且在滿足讀者深層次、專業(yè)化數字閱讀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發(fā)布會還對2025年度廣州市公共圖書館“好讀者”進行了表彰。來自從化區(qū)圖書館的70歲退休人員龍柱深作為“好讀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閱讀和學習經歷。他將圖書館資源融入研究寫作中,積極參與古籍修復學習班和文物保護活動,經常利用自己業(yè)余時間到區(qū)圖書館地方文獻部參與文獻收集整理和民國文獻修復等工作,為古籍文獻的研究與利用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發(fā)布會還表彰了“好伙伴”“優(yōu)秀志愿者”“優(yōu)秀志愿服務團隊”等先進集體和個人,并公布了第七屆“廣佛同城共讀”候選書單。

AI引領閱讀新潮流,穗閱一家人文創(chuàng)形象邀您共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圖書館在發(fā)布會上推出了“科創(chuàng)閱讀新場景——AI智能伴閱行”項目,該項目集AI智能客服、智能伴讀精靈“圖圖”以及未來館沉浸式閱讀體驗于一體,將給讀者帶來更高效、更立體、更多元的智能閱讀體驗。

AI智能客服在原有公眾號基礎上,構建具備自學習能力的圖書館動態(tài)知識庫,主動推送借閱到期提醒和活動通知,幫助讀者完成咨詢解答、圖書查詢、續(xù)借等操作,覆蓋圖書館全場景服務;兒童伴讀機器人“圖圖”結合廣圖百萬級兒童書籍數據庫,通過“匹配+愿景+體系”的智能推薦系統,將為小讀者量身定制個性化閱讀計劃,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三百平米的VR技術未來館獨創(chuàng)沉浸式交互閱讀,打破時空壁壘,讓讀者穿越古今,遨游中外,開啟多維閱讀新紀元。

同時,廣州圖書館還發(fā)布了文創(chuàng)品牌“穗閱一家人”的形象,并面向社會公開征名。這一以傳遞知識為理念的書香家庭形象,由羊爺爺、羊奶奶、羊爸爸、羊媽媽、羊哥哥、羊妹妹六位成員組成,寓意著閱讀是家庭共同的精神財富。征名活動面向全城開放,要求名稱簡潔易記、富有原創(chuàng)性、融入廣府文化元素且獨具個性,廣大市民可以通過電子郵箱或到館提交等方式貢獻自己的獨家創(chuàng)意。

此外,閱文人氣作者、《九重紫》作者吱吱也在現場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和簽售活動。她分享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并對新人作家提出了堅持、積累、保持創(chuàng)作初心的寶貴建議。

嘉年華閱讀體驗場景,全方位覆蓋閱讀生活

本次讀書月嘉年華閱讀體驗活動以集市形式舉辦,共設置了十個各具特色的閱讀體驗場景,包括“手繪廣東”“I(愛)?捐書”微公益行動、“一起創(chuàng)×藝術周末”、AI智能客服應用/賽博詩魂解碼站、閱讀攀登童游會等多個特色區(qū)域,讓讀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解鎖閱讀“花式”玩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手繪廣東”線下活動中,讀者可以收集灣區(qū)城市章和“手繪灣區(qū)”套色章,打卡嶺南大地上的城市地標和文化脈絡;在“I(愛)?捐書”攤位,可以通過捐贈書籍換取心儀的書籍;在“一起創(chuàng)×藝術周末”攤位,可以體驗最新型號的3D打印設備,并通過虛擬換裝互動裝置了解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特點。AI智能客服應用/賽博詩魂解碼站向讀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概況以及廣圖智能客服的發(fā)展歷程;閱讀攀登童游會區(qū)域則通過閱讀分享、創(chuàng)作和體驗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小讀者的閱讀興趣。

此外,還有數字閱讀、影像閱讀、明法·知理——廣圖普法、非視覺攝影等多個場景等待讀者探索。這些活動通過手工、數字閱讀、紀錄片放映、志愿者普法等多種形式助力閱讀體驗,讓閱讀更加觸手可及。除了線下互動,讀者還可以參與名句猜書、“博古通今”PK答題挑戰(zhàn)賽等線上活動。

隨著發(fā)布會和嘉年華活動的圓滿結束,廣州圖書館接下來還將舉辦“四時春色 千年古韻:羅浮山南昆山歷史文化展”、花城夜讀、“奇花異卉——烏拉圭女詩人群像”詩歌互動展、《廣州大典》編纂與研究成果展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在讀書月持續(xù)營造濃厚書香氛圍,讓廣大市民在讀書月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廣州圖書館館長吳翠紅表示,希望市民不僅在讀書月期間來到圖書館閱讀,更要把閱讀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讓人生在書香中自由舒展。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童茵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