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架中國運-20帶著KJ-500預警機降落在埃及軍演現(xiàn)場時,西方媒體還在炒作"殲-10CE即將落戶金字塔"的劇本。誰曾想,埃及反手就甩出一張王炸,埃及駐韓國大使官宣采購100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埃及空軍可是坐擁200多架F-16的非洲扛把子,如今卻要拿FA-50這種"美式組裝貨"當主力?要知道這玩意兒本質(zhì)是T-50教練機魔改版,雷達探測距離不到殲-10CE的一半,載彈量更是被梟龍碾壓。韓國人自己都調(diào)侃:FA-50就像iPhone SE,專治"買不起F-35的窮病"!可埃及偏偏砸下10億美元先買36架,還要本土化生產(chǎn)70架,這波操作堪比沙漠里買雨傘——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面也有埃及三大考慮:

一是自從1978年《戴維營協(xié)議》簽署,埃及就刻上了"美式裝備依賴癥"。FA-50與F-16零件通用率高達70%,后勤體系無縫銜接,比換中國戰(zhàn)機省下天價改裝費。更絕的是,韓國答應轉(zhuǎn)讓生產(chǎn)線,這可比求美國賣F-16生產(chǎn)線現(xiàn)實多了!

二是別看FA-50裸機單價2200萬美元,配上全套武器還不到4000萬,而殲-10CE裸機就要8000萬起步。對于要養(yǎng)208架F-16的埃及來說,省下的錢夠買20年航空燃油!

三是韓國戰(zhàn)機本質(zhì)是"北約技術(shù)縫合怪",埃及買了既不得罪美國,又能討好以色列。反觀買中國裝備?五角大樓的制裁大棒可就在抽屜里放著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殲-10CE在巴基斯坦把印度蘇-30打得找不著北,卻輸給韓國"教練機",這事兒聽著憋屈但真不冤;埃及要的根本不是頂級戰(zhàn)機,而是能培訓飛行員、偶爾打打游擊隊的"經(jīng)濟適用機"。

不過別急!埃及現(xiàn)役的117架中國K-8教練機還在服役,中埃軍事合作遠未終結(jié)。說不定哪天等FA-50的"美式零件"斷供,金字塔上空就該響起"中國心"的轟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