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我媽走的那天,窗外的梧桐樹掉了三片葉子。
第一片落的時候,護士來換藥,她皺了皺眉,說:“這藥水比我們廠里鍋爐還燙?!?br/>第二片落的時候,她突然攥住我的手,指甲掐進我肉里,像小時候我怕她走丟時那樣用力。
第三片落下去時,她的呼吸停了,像老式電視機突然斷電,“啪”的一聲,世界安靜了。
1.
我媽病床邊的電子鐘,永遠停在凌晨3:15。
那是她最后一次自己起夜的時間。后來她癱在床上,尿不濕換得再勤,身上還是帶著股淡淡的餿味。我每天給她擦身子,她總說:“別費勁了,擦完還得臟?!?/p>
可那天,她突然從枕頭底下摸出個塑料袋,里面裹著本存折,邊角都磨得起毛了。
“拿著?!彼o我,塑料封皮上黏著張“滿30減5”的超市優(yōu)惠券,已經過期了。
我笑了:“媽,你這藏錢的地方,跟咱家冰箱里的塑料袋一樣,攢一堆沒用的?!?/p>
她沒笑,只是盯著我,說:“等我走了再看?!?/p>
2.
她走后第三天,我才敢翻開那本存折。
第一頁夾著張紙條,字歪得像被風吹亂的晾衣繩:
“密碼是你生日加手機尾號,別又鎖卡。”
我鼻子一酸——上個月我才因為輸錯三次密碼,把工資卡鎖了,她在病床上還罵我:“三十多歲的人,腦子還不如廣場舞隊里七十歲的老張!”
存折里的最后一筆存款,是我失業(yè)那天存的。
沒有520,沒有131.4,就5000整,備注寫的是:“囡囡找工作用”。
我想起那天,我蹲在衛(wèi)生間哭,她在門外喊:“哭啥?大不了回娘家住!我廣場舞隊里劉阿姨的閨女在保險公司,明天我問問!”

3.
存折夾層里還塞了張紙,我以為是遺囑,結果打開一看——
“蒸蛋器在櫥柜第二格,別用鍋,你上次燒糊的鍋我扔了?!?/strong>
我噗嗤笑出聲,笑著笑著,眼淚就砸在紙上。
這老太太,到死都在嫌棄我。
4.
收拾她遺物時,我發(fā)現她手機備忘錄里存了一堆菜譜:
“紅燒肉要放冰糖,不然囡囡嫌苦”
“包餃子別放姜,她挑”
“她胃不好,早飯必須吃”
最下面還有條沒寫完的:“要是我不在了,她會不會又點外賣……”
我盯著屏幕發(fā)呆,突然想起有次她化療回來,虛弱得站不穩(wěn),還硬撐著給我煮了碗面。
我說:“點外賣就行了。”
她瞪我:“外賣能有你媽做的好吃?”
結果那碗面咸得發(fā)苦,她自己吃了一口就吐了,訕訕地說:“完了,味覺沒了。”

5.
她走后,我學會了自己蒸蛋。
第一次用蒸蛋器,水放多了,蛋羹稀得像湯。我對著碗發(fā)呆,突然想起她以前總說:“蒸蛋要嫩,得像豆腐腦似的,你蒸的那叫蛋渣?!?/p>
我拍了個照片發(fā)朋友圈,配文:“媽,這次沒糊?!?/strong>
底下評論都在夸“厲害”“賢惠”,只有我知道,這世上再也沒人會嫌棄我蒸的蛋了。
6.
后來,我用她存折里的錢報了個烘焙課。
老師夸我學得快,我說:“我媽要是知道,肯定罵我亂花錢?!?/p>
同學問:“那你為什么還學?”
我笑了笑:“因為她愛吃甜的?!?/p>
這世上最愛你的人,連離開,都給你留好了退路。
只是那退路里,沒有她自己。
喜歡的點個“在看”,也請大家轉發(fā)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想看更多,你可以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