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周阿姨常在公園晨練時和老姐妹們嘮嗑。

有一天她滿臉自豪地說:“我現(xiàn)在每個月能拿6000塊退休金呢,想干啥就干啥,想去逛街就逛街,想買啥東西那眼睛都不眨一下,想去旅游就立馬收拾包袱出發(fā),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嘍?!边@話說出了很多老人的心聲,退休金的多少關系到晚年生活的質(zhì)量和尊嚴。

對多數(shù)老年人而言,退休金是過日子的最后一道保障線。

周阿姨,每月6000元退休金,水電費、醫(yī)藥費等日常開銷輕松應對,每季度還能計劃短途旅行,愜意非常。

可隔壁趙阿姨每月僅2000元退休金,除買菜和交水電費外所剩無幾,生病時連好藥都舍不得買,因為要留錢過日子,生病還得向子女伸手要錢,難為情不說,平時也只能小心翼翼怕錢不夠花。

我國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金平均約3800元,但地區(qū)差異大。

一線城市可達5000元以上,日子相對好過;小城市只有2000出頭,每月退休金低于3000元,老人就得勒緊褲腰帶,這種經(jīng)濟依賴讓晚年毫無底氣,辛苦一輩子老了還得看別人臉色,實在難受。

再聊聊這家庭關系。

退休金多少對親子關系影響不小。

像周阿姨,經(jīng)濟上很獨立,每月還有閑錢。

她的孫子過生日的時候,她能給包個大紅包,多喜慶啊。

兒子兒媳要是需要請個保姆幫忙,她還主動出錢。

這樣一來,兒子兒媳對她那是充滿了感激之情。

你想啊,這多和諧的家庭關系啊。

可我還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一個網(wǎng)友的吐槽。

他說他的父母每個月得靠他補貼2000元生活費。

他自己的工作壓力就很大,這樣一來,他都不敢換工作了,就怕斷了父母的生活費。

這種經(jīng)濟上的過度依賴,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讓親情變得緊張起來。

親情本來是很溫暖的,可是一旦和錢扯上關系,要是處理不好,就變成了“算賬”,矛盾也就慢慢滋生了。

要是退休金能達到5000元以上,老人和子女之間就能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就像周阿姨這樣的,老人能給子女一些支持,子女也能好好孝順老人,這才是“你養(yǎng)我小,我陪你老”的美好畫面啊。

還有啊,這自我價值也不能忽視。

退休金充足的老人,就像是有了通行證一樣,可以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了。

周阿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她用退休金報了老年大學,在那里學攝影、學書法,那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的。

而且啊,她還組建了社區(qū)舞蹈隊,每天和姐妹們一起跳舞,身體也鍛煉了,心情也愉悅了。

這生活啊,充實又快樂。

但咱們再看看那位70歲的退休工人王大爺。

他沒有退休金啊,就只能靠給子女做一些事情來換點生活費。

每天幫子女接送孩子、做飯,忙得團團轉(zhuǎn)。

可是在這個家里呢,他慢慢地都失去了話語權。

為啥呢?因為他在經(jīng)濟上依賴子女啊。

你想啊,人老了,誰不想有點自己的想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過日子呢?

經(jīng)濟獨立帶來的可不只是一個物質(zhì)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主權。

你可以拒絕那些你不喜歡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生活方式,這種掌控生活的感覺,才是幸福的關鍵呢。

那咱們怎么才能讓退休金成為咱們的“養(yǎng)老底氣”呢?

其實啊,這事兒在年輕的時候就得開始規(guī)劃了。

社保專家就給了不少好建議呢。

比如說,年輕的時候要是能盡量延長繳費年限,提高繳費基數(shù),那退休后的養(yǎng)老金就會多很多。

要是再有點閑錢,有條件的話,再補充一些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或者做個理財規(guī)劃,那就更好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啊。

就拿一個35歲的職場人來說,如果他能把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shù)提高到平均工資的1.5倍,然后一直堅持繳納30年的社保,等你退休之后啊,養(yǎng)老金就有望突破5000元呢。

這多出來的錢,到時候就能讓你過上更舒服的生活了。

而且啊,退休之后也不是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要是能發(fā)展一些副業(yè),或者做個投資理財,這都能給咱們的養(yǎng)老生活多一份保障。

咱們這把老骨頭啊,辛苦了一輩子,到了該享受生活的時候了。

夕陽紅的時光,那應該是美好的,而不應該是過得將就的。

就像周阿姨說的:“養(yǎng)老錢攥在自己手里,才能挺直腰桿做長輩?!?/p>

咱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得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不要等到老了,還得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

咱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從現(xiàn)在開始,就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理財,這樣才能在老年的時候,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