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學生們問我:“老師,我們什么時候春游?”
“春游?,你們可以春游?”我很疑惑,如今安全第一,誰還敢搞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我們縣里一所學校曾經(jīng)因為清明節(jié)祭掃烈士陵園,去的途中出安全事故。盡管沒出大問題,但是,該校校長被免職調(diào)離,全體教師也跟著觸霉頭,全員降薪(學校僅有的一點福利給學生交醫(yī)藥費了)。
“可以??!我們?nèi)ツ昃腿チ嘶ú﹫@?!毙∨笥褌儑\嘰喳喳嚷著。他們看到我睜大雙眼的樣子,大概是覺得老師沒見過世面。
“這樣啊,還真有可能?今年就不一定了?!蔽倚闹朽止?。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這不大可能,除非有上級文件要求。
單元三有個《口語和交際》活動,有機會讓學生對研學展開討論,過過嘴癮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了今年要去的地方。我提議到博物館,我心想,這里又近,又有看頭。學生可以多學習點。再找個解說員,肯定比上課要精彩多了。如果真要是去,不用花錢,我還真能向學校領導爭取一下。最后,當然用舉手表決的方式。大家意愿絕大部分指向瑯琊山。我立刻感到這幾乎不可能。那么遠,安全第一,不可能!我也不能逞這個能!

整裝待發(fā)
以前變著法子帶自己班學生出去,在學校附近爬山玩水,每次都是先讓家長在安全出游意見書上簽字。然后,我再拿著裝訂好的家長意見書和自己的保證書,厚著臉皮連哄帶騙“脅迫”校長簽字同意。
帶著學生在山水間嬉戲,我們學到課堂無法給予的知識。在課堂無法提供的學習生活機會中我們心智得到提升。我們從家里帶著鍋碗瓢盆,在湖邊燒火做飯,同學自己去拾柴草,淘米煮飯,吃了一鍋又一鍋,有的還夾生,面條煮得糊糊涂涂,但是大家就是吃得香甜。我心里開心極了。晚上回來,在家庭領導訓斥下,一邊洗著被煙火熏得烏漆墨黑的鋼精鍋,一邊偷著樂。因為我在回味同學們在活動中耐人尋味的一言一行。
回憶歸回憶,總覺得不可能。我心里告誡自己:姓張的,你收收得了,這是新學校,萬不要去出那個風頭!研學再好,肯定與你無關!
嘿嘿,沒想到,前些日子領導透了風聲,有戲。上周班主任會議,領導還真的宣布要開展研學活動。搞定!時間:4月18日。地點:瑯琊山!
我心里那個樂啊!這下我滿意,學生滿意。

親愛的親情團隊
發(fā)通知給家長,簽字同意。去年因身體原因沒參加的同學也參加了。不愿參加的,溝通一下,也參加了。嗨!真帶勁!我想全校參加,一天之內(nèi),四五千人,這要有多大的魄力和經(jīng)驗支撐!一向不討喜領導的老朽,心里還是給領導豎起了三個大拇指點贊。
家委會戎媽做了一個條幅:尋幽探古瑯琊韻,研學勵志山水間。
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大地方,沒有個明顯標志能行嗎?我找了一家打印室,做了一個班級旗幟,還給四個小隊分別做了旗幟。這樣就不容易亂了。當然,自己還得做做功課,再背背《醉翁亭記》,復習一下歐陽修醉翁亭瑯琊山的相關資料。多給同學說說。讓手機滿電,讓小蜜蜂(小擴音器)滿電。
我們班輔導員楊艷老師給力??!四個小隊,她帶兩個隊我?guī)蓚€隊,便于管理。她工作努力,嚴格要求,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在學生中威信極高,鎮(zhèn)得住場面。這讓我心里踏實。

變身導游
有一點,沒想到的是家委會張景戎媽媽和周逸朗媽媽,謝奇瑞爸媽,夏新喆媽媽,黃飛媽媽,李朵拉媽媽,趙崇軒哥哥(英武的退伍戰(zhàn)士)也參加這次研學。我們班這樣的安全保障,無敵!
我想展示自己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們得到應有的知識。客車上,我說了醉翁亭,也說了《醉翁亭記》,說了歐陽修和蘇軾,說了瑯琊山和摩陀嶺。自己顯擺《醉翁亭記》的記憶。同學們聽得認真,還問了許多問題。那一刻,我有點佩服自己。我覺得今天將給同學灌輸不少知識。但是,一下了車,可就沒那么靈光了。
少年們有他們自己的興趣點??!

饒有興趣
介紹釀泉,介紹醉翁亭,介紹歐陽修王禹偁;意在廳九曲流觴;影相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花中巢許,古梅亭……聽者寥寥無幾。
人家不感興趣,不是對知識不感興趣,是對說教不感興趣,當然知識也不夠有趣。
大家研究竹筍,也知道石拱橋,他們想去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買一買,吃一吃,喝一喝,玩一玩。

曲水流觴
大家對著大山喊:哦——哦——哦……我們來啦!古圣先賢,我們向您致敬!能有此番表達足矣!
這樣想著,我也釋然。本來研學是需要學習,需要滲透,需要不經(jīng)意。
當我們急急出來,峰回路轉,到達蔚然深秀的湖邊,已經(jīng)十二點了,我們有同學意猶未盡。但也有人發(fā)出“好無聊”的感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本書,滋味不一,各有喜好;路途中,有人見到絕世風景,有人眼里是窮山惡水。
鞋不跟腳,辛苦!
太陽當空照,大家候車,又餓又渴又熱,難耐!
有人感覺頭暈,將她領到陰涼處,校長親自用冷水幫其降溫,感動!

人山人海
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體驗、合作、探究、辛苦、忍耐、感動,以及此時此刻表現(xiàn)出來的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累并快樂著,也是研學旅行的的意義的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表現(xiàn)出來堅韌合群友善等可視素質,讓我欣慰。矯情、軟弱、散漫,讓我心憂。
這樣的研學太有必要,甚至需要訓練。
下午三點多,群里消息顯示,二實小師生五千多人安全返回學校。下午五點,文思敏銳而手快的王靜校長發(fā)文總結。同時轉發(fā)老師們的分享。
這一切,把探究自然研學勵志推向更深層次,也有了理性思考。
編輯:中國名家會客廳-高華芬;文字終審:張行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