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春寒料峭的三月,百花漸次開放,尤以清幽絕俗的梅花開得不同凡響,可謂眾花之上。

勝贊梅花的佳句遂紛至沓來。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等等,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將寒梅頑強的生命力表現(xiàn)得可謂酣暢淋漓,豪氣干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此,梅花被譽為十大名花之首,唐時名相宋璟就稱之為"獨步早春,自全其天",意即冬末春初不畏嚴寒盛開的梅花,領(lǐng)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于是,梅花又被賦予高潔、清雅、謙遜、堅強的氣質(zhì),與松、竹并稱歲寒三友,與蘭花、竹子、菊花合為四君子。

古往今來,高潔之士無不以梅自稱,文學作品中梅的身影頻頻出現(xiàn),種梅、賞梅、食梅、詠梅等雅趣情形屢見不鮮。

豐富多彩的梅花從而占據(jù)了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一席之地,成為國人倍加珍視的鐘愛植物。

古代南宋詞人陸游不僅在《落梅》中高贊其為"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還寫下詠梅詞中的絕唱《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爐。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對后世影響深遠的詠梅詞,曠古爍今,可說是愛國詞人陸游以梅自寓的真實寫照,表達了物我相融的心境,體現(xiàn)了始終不渝的愛國熱情及一生堅持不懈絕不向惡勢力低頭的崇高精神。

這首托物言志的詠梅詞,共四十四字,上闋主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落寞凄清地開在斷橋邊,也就是郊野的驛站外。

就這樣,梅花開在人跡罕至之處,沒有人照管,也沒有人欣賞。的確是身處荒野,獨自飽受風雨之苦,偏偏又在黃昏時分孤芳自賞"獨自愁"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人生"最難消遣是黃昏",開在荒郊野外的梅花榮枯與否,全在于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扛得住,就成長盛開;杠不住,就凋謝零落。

這哪里是寫梅花?其實就是陸游以梅花自況,借清幽絕俗的梅花凄苦的困難處境,表達自己所遇的失意和坎坷歷程。

公元1125年出生于浙江紹興的愛國詞人陸游,自小聰慧過人,12歲便能詩作文,不久得授登仕郎的職務(wù),37歲又得宋孝宗賜進士出身,由此步入軍旅生涯。

只可惜,能文能武的陸游生逢亂世,遇人不淑又是多事之秋,早年被奸相秦檜嫉恨,以致仕途不順,后來又因主和派的攻擊,在宦海沉浮中黯然致仕,最后因北伐徹底失敗而憂憤成疾,85歲時與世長辭,留下大宋最火的絕筆詩《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以說,陸游這位名滿天下的文武全才,終其一生,都在苦痛中渡過,"破驛夢回燈欲死,打窗風雨正三更"、"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過劍門"。

正是失意坎坷而又自我奮斗的堅韌努力,帶來陸游深雋豪情的壯闊人生。一生酷愛梅花的陸游便以梅言志,將梅花作為自身寫照的精神載體予以傾情頌揚。

于是,《卜算子詠梅》下闋便集中謳歌梅花的靈魂,贊揚梅花的精神及生死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人照看的梅花無意于占領(lǐng)百花齊放的春天,一任爭奇斗艷的百花將其爐忌將其中傷,哪怕一片一片凋零落地被碾作塵泥,也要把清香留存于世。

陸游詞字里行間,既表達了堅貞不屈的理想信念,又通過"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精神,展示了向主和派等惡勢力奉陪到底的堅定決心。

這就是愛國詞人陸游所寫《

只要靈魂得到純潔得到升華,哪怕最終花落成泥,化為了塵埃,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梅花的品質(zhì)如同它的香氣一樣,永駐人間,也就足夠了!

可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這首絕唱集中體現(xiàn)了孤高傲世的愛國情懷,即便身處逆境受盡屈辱,也不阿諛奉承爭寵邀功不畏讒毀,依舊堅守傲骨,保持忠貞不渝的理想抱負。

正是陸游飽滿的詠梅氣節(jié),將他"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的崇高品格展示得別有韻味,從而激勵著后世在物我相融的境界里譜就更加高昂的愛國主義詩篇。

革命領(lǐng)袖反其意而創(chuàng)作的《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是托物言志,更是逆向思維,既表現(xiàn)了梅花堅強不屈的精神風貌,又升華了陸游筆下的梅花寓意,鼓勵仁人志士更要蔑視困難,弘揚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斗爭精神,而不僅是寂寞獨自開的個人奮斗。

綜上而言,置身南宋時代的愛國詞人陸游雖有局限性,但他所寫的《卜算子?詠梅》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難能可貴的士大夫精神,象征天人合一的梅花精神由此升華,在辭舊迎新中成為一個季節(jié)的標識,成為一個氣候的風向標。

陸游《卜算子?詠梅》詞"功莫大焉",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