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后備箱工程"又來了
"叮咚——"微信彈出一條語音,點開就是婆婆標志性的大嗓門:"小敏啊,我腌了點雪里蕻,還炸了藕盒,讓王磊下班過來拿??!"
我盯著手機屏幕嘆了口氣,轉(zhuǎn)頭朝書房喊:"你媽又召喚了,說是搞了'后備箱工程'。"
老王從電腦后頭探出半個腦袋:"這次又是什么?上次帶的 "說是 老王訕笑著裝沒聽見,繼續(xù)埋頭改他的PPT。得,又是我當惡人。 【2】 周末去 小雅歡呼著撲過去,我趕緊攔住:"媽,真別忙了,我們家冰箱都快炸了。"說著掏出手機給她看照片,"您看,這是上個月的醬牛肉,這是前陣子的熏魚,這是......" 婆婆湊過來瞇著眼看,突然指著角落:"哎喲,這瓶辣醬還是過年時候的吧?都分層了!" "所以您說,這么多東西怎么吃得完嘛。"我趁機訴苦。 婆婆卻不接茬,轉(zhuǎn)身從廚房端出個不銹鋼盆:"那正好,這是我新研究的低糖版綠豆糕,小雅不是要減肥嗎?" 我看著盆里綠油油的團子,突然想起抖音上那個梗:"媽,您這是要開'老太太版好利來'啊?" 【3】那些年,我們錯過的暗示 晚上整理"戰(zhàn)利品"時,老王突然"咦"了一聲:"我媽現(xiàn)在這么時髦了?居然知道用真空包裝機?" 我湊過去看,果然每袋食物都抽成了扁平的"磚塊",上面還貼著打印標簽:"2024.5.12 芹菜豬肉餃"。 "你媽上周不是去社區(qū)學了智能手機課嗎?"我突然想起什么,"對了,她昨天還給我發(fā)了條'震驚!外賣包子都用僵尸肉'的鏈接......" 老王哈哈大笑,我卻笑不出來。想起下午臨走時,婆婆偷偷把我叫到陽臺:"小敏啊,我看你朋友圈說胃不舒服,這個猴頭菇粉你拿著......別讓 她說話時眼睛一直往客廳瞟,像個做錯事的孩子。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那些塞滿冰箱的食物,都是她說不出口的"我想對你們好"。 【4】"數(shù)字難民"的愛 第二天一大早,手機又響了。這次是條文字微信:"【微笑表情】我學會網(wǎng)上買菜了【圖片】" 點開圖片差點沒笑噴——購物車里赫然躺著20斤面粉、10桶花生油,還有整整一箱"自熱小火鍋"。 我趕緊打電話過去:"媽!您買這么多干嘛?" 電話那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看那個直播說......打折......"婆婆支支吾吾,"再說你們不是老吃外賣嗎?" 我突然鼻頭一酸。想起上次她來我家,盯著美團外賣小哥看了好久,最后小聲問我:"這些人送的飯......干不干凈?。? 【5】最好的"保鮮術" 周末我特意起了個大早,拎著新買的空氣炸鍋去婆婆家。 "媽,教您個新招!"我掏出手機,"咱們把包子用這個'一鍵復脆'功能熱,比蒸的好吃!" 婆婆將信將疑地試了試,當金黃酥脆的包子出鍋時,她眼睛都亮了:"哎喲,這可比 小雅在旁邊起哄:"奶奶,您再做個抖音直播唄!名字就叫'七旬老太的美食實驗室'!" 我們笑作一團。陽光透過廚房窗戶灑進來,照在冰箱上那些貼得歪歪扭扭的標簽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每個標簽背面都畫著個小笑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