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完敘利亞,炸也門,美國步伐一刻不停。作為美國在中東的眼中釘,近期,美國對伊朗的施壓再度升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最新消息顯示,繼“杜魯門”號航母之后,近期,美國“卡爾·文森”號也駛入中東海域,形成雙航母威懾陣勢。而在此之前,已有大量先頭部隊和武器裝備已進駐中東。美國這么搞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徹底拿下在中東的控制權。

作為中東實際上的“話事人”,美國這些年對伊朗的打擊可是不少。而在當前局勢下,美國實際上是在逼迫伊朗回到談判桌,。
與此同時,美伊在阿曼進行了第一輪間接談判,雖然雙方都稱“建設性”,但實質性進展有限。眼看局勢緊張,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佐赫雷萬德公開表示,希望中國和俄羅斯出面,為美伊協(xié)議擔保,伊朗愿意放棄核武器,以換取特朗普手下留情。不過,伊朗的這番話,顯然更像是在外交困境中的一廂情愿。
從伊朗的角度看,找中俄做“擔保人”并非毫無道理。中國和俄羅斯都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國,曾參與2015年伊核協(xié)議的談判。在特朗普2018年單方面退出協(xié)議后,中俄一直支持伊朗的和平核計劃,反對美國的單邊制裁。
近期,伊朗外長阿拉格奇還親赴莫斯科,向普京轉交哈梅內伊的信件,尋求俄羅斯的支持。中俄也在北京與伊朗舉行三方會談,強調政治解決伊核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若一切順利,中俄的影響力的確可以對伊朗起到巨大助力。
然而,伊朗想的卻是太簡單了。首先,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要求遠不止放棄核武器。美國還關注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導彈計劃以及對地區(qū)武裝組織的支持。即使伊朗在核問題上做出讓步,美國是否會因此放松制裁,仍是未知數(sh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是小弟們投降,美國或許會予以高官厚祿,大把利益作為交換。但若是“大哥”欲降,那美國不止不會給你利益與和平,還會充分踐踏尊嚴,蘇聯(lián)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若伊朗妥協(xié)一次,就只會有無數(shù)次妥協(xié),直到伊朗衰亡,歷史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中俄雖然支持伊朗的合理權益,但要成為美伊協(xié)議的“擔保人”,意味著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一旦協(xié)議破裂,中俄的國際信譽將受到影響。這需要雙方真實誠懇的去思考和對待這件事,但顯然,美伊雙方目前各有小算盤。
伊朗自身的立場并不統(tǒng)一,哈梅內伊曾表示,伊朗不會在壓力下談判,對美國持懷疑態(tài)度。但佐赫雷萬德的表態(tài),似乎與最高領袖的立場存在差異。此外,伊朗國內對是否應與美國談判、如何談判也存在分歧。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中俄愿意介入,也難以促成實質性的進展。
而中俄雖然愿意讓美伊關系重回正軌,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伊朗,但其實更傾向于通過多邊機制解決問題。中國強調維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權威,反對單邊制裁。俄羅斯則主張恢復2015年的伊核協(xié)議框架,反對將中俄排除在談判之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當前美歐與中俄關系緊張的背景下,中俄更可能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避免過度介入美伊之間的紛爭。尤其是目前中美貿易戰(zhàn)仍在進行,中國對美一步不退。俄羅斯則與烏克蘭戰(zhàn)事日漸尾聲,美國在其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因此,目前并非良機。

實際上,伊朗自己也明白,讓中俄為其與美國的協(xié)議擔保,更多是一種外交策略,旨在打破當前的僵局。但在缺乏實質性共識和信任的情況下,這一策略的效果有限。
伊朗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關鍵還是要在內部達成統(tǒng)一的立場,并在國際社會中尋求更廣泛的支持。
畢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依賴外部力量,只能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