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汽車以“智能”標簽重塑出行生態(tài),一場關于安全的責任博弈也在暗流涌動。車企宣稱“電池永不自燃”,輔助駕駛標榜“零事故”,但近期引發(fā)輿論關注的一系列新能源車事故,加上工信部最近出臺的“史上最嚴電池安全新國標”,這些技術神話對于制造底線的思考,也已成為每個車企放在第一順位的課題。
不過,最硬核的,要數(shù)長城汽車。4月18日,央視新聞特別節(jié)目《遇見不一樣》走進位于保定的“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在這個耗資5億元的長城汽車全新多角度碰撞試驗室里,長城汽車不僅通過直播讓全國觀眾見證了魏牌全新高山的首次公開碰撞試驗,董事長魏建軍也在和主持人王寧的對話中,講述了長城汽車“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至上、絕不妥協(xié)的極致造車原則。

“很多人說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其實我不這么認為,安全是長城造車的底線?!?a class="keyword-search" >魏建軍的表態(tài),向外界傳遞的“生命第一”的安全價值觀:真正的敬畏,不是對技術的無限追逐;真正的科技,是為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線。
堅守安全底線,長城言出必行
“0.1秒的碰撞要100多萬,這是最貴的科普。”在直播中的碰撞測試環(huán)節(jié),央視主持人王寧不止一次在鏡頭前強調這場測試的投入。
然而,即使如此,魏建軍和長城汽車,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因為,不吝投入、不惜代價地在“安全”上做文章,正是長城汽車成立35年來一直鐫刻在品牌基因里的關鍵詞。

早從2005年開始,長城就已經(jīng)開始圍繞著“安全”進行了很多超前的動作,組建安全團隊、建立國內主機廠第一個安全試驗室、提出3DP三位安全理念、開展國際化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經(jīng)驗……
在十幾年前的時間里,粗略計算下來,圍繞著安全的研發(fā)投入、專利投入,人力、物力,以及基于每一款新車的全生命制造流程中的測試、運營和驗證,長城至少已經(jīng)投入了上百億元。事實上,長城汽車用真金白銀的投入,也筑起安全的“長城”,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任何一款車在任何條件下出現(xiàn)問題,確保每一輛交付到用戶手中的汽車,都擁有行業(yè)最高的品質和安全保證。
而隨著車輛電動化、智能化的發(fā)展,為了升級安全保護策略,長城汽車在2021年開始規(guī)劃建設多角度碰撞試驗室。至今,總投資5.1億元、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正式落成。不僅是首家全球車企自研試驗室,也是全球主機廠首個具備主被動結合測試能力的自研試驗室。

從開創(chuàng)中國車企自建試驗場先河,到如今建成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長城汽車用幾十載持續(xù)升級的安全基建,已經(jīng)構筑起汽車安全技術的堅實地基。魏建軍表示,“生命第一”應該作為汽車人的底線,安全雖然不會立刻帶來明顯的價值回報,但從長遠看,是必須堅持的一件事。
不僅如此,為了堅守安全底線,長城汽車不但舍得花錢,更舍得付出更寶貴的資源——時間。魏建軍介紹說,長城汽車的安全測試周期寧可延長三個月,也不會降低標準。正是因為在安全上的堅持付出,長城汽車實現(xiàn)了行業(yè)一流的整車安全性能,拿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安全測評機構Euro NCAP同級別最佳獎項?!捌囀且粓鲴R拉松,為了一時增高點利潤,偷工減料。忽視安全,企業(yè)不會走太遠?!蔽航ㄜ娬f。

一場全網(wǎng)公開碰撞,讓人們首次圍觀了“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一場視角不一樣的訪談節(jié)目,讓人們再次看到了長城汽車對汽車安全的執(zhí)著。在鏡頭前,人們看到的是魏牌全新高山在碰撞測試中展示的勇氣和底氣,在鏡頭后則是長城汽車35年來堅持質量紅線不動搖,寧可延長測試周期三個月也要守住安全底線的決心和信心。而這所有的內容,都能歸結到魏建軍在訪談講到的一個關鍵詞:“生命第一”。
不得不說,在人人對智駕夸夸其談時,中國車市要從浮躁的風氣中走出,太需要身負責任心的企業(yè)對現(xiàn)有業(yè)態(tài)加以糾偏。目前的長城汽車,正以“安全過度投入”的行為,詮釋著絕不降本的決心。
技術偏執(zhí),扎實造車
熟悉魏建軍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個“技術狂”,對于造車本質的敬畏,是其無法對于產品的品質、安全妥協(xié)的原因。當這種對于品質、安全的“執(zhí)念”影響到整個長城上下,也在不斷驅動長城的工程師們在產品打造、開發(fā)、驗證的全生命周期中堅守初心。
以本次直播碰撞測試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的魏牌全新高山為例,正是長城汽車將安全貫徹落實的標志性代表。

高山車型不僅搭載了標配20項+智能輔助,還在其他安全方面實現(xiàn)了諸多行業(yè)領先配置:雙預緊限力安全帶、6秒保壓側氣簾、A/B柱集成2000MPa高強鋼結構、頂部12噸抗壓結構……種種配置均圍繞“真實事故場景”的展開,卻又在努力突破安全的極限。
高山使用的電池包以四層防護設計+密封設計+熱隔斷安全框架+云端24h診斷監(jiān)控的多重防護,實現(xiàn)電池生命周期內的安全管理。測試中,電池包底部與汽油液面距離0.5m,預熱60s后,直接火燒70秒,間接火燒60秒離開火源后觀察2h,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在這樣的技術加持下,魏牌高山先后獲得中汽測評“C-GCAP綠色健康五星”和“C-NCAP車身安全五星”雙五星認證MPV;今年3月,又獲得中汽中心汽車測評管理中心頒發(fā)的C-ICAP智能駕駛輔助“五星+”評級。

回過頭來看,這些投入的時間、精力、成本,或許并沒有產生多少直接的經(jīng)濟收益,但恰恰是這些看似不劃算的投入,才能最終在魏牌高山的真實場景中撐起三排完整的駕乘艙,守住一家五口沒有傷害的結果。
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言:“科技是自由的工具,但只有當人學會對其負責時,自由才真正存在?!毙履茉雌嚨陌踩锩?,不僅需要試驗室里的技術攻堅,更依賴車企的責任覺醒。安全從來不是車企單方面的技術答卷,而是技術、兩集與人性共同書寫的動態(tài)平衡。唯有當車企將用戶安全置之首位時,新能源時代的出行才能真正抵達安全的彼岸。

目前,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推進,汽車行業(yè)正處于變革和洗牌的關鍵期。當一些競爭對手大玩“科技擦邊球”,通過非常手段“搶跑”的時候,長城汽車卻用一座耗資5億元的“亞洲最大安全試驗室”給出了最強硬的回應:真正的科技,是為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線。這不是商業(yè)噱頭,而是一家中國企業(yè)對生命的終極敬畏。
實則,從堅守安全底線開始,長城汽車在代表著中國汽車的形象真正撐起全行業(yè)向前躍遷的道路上,完成了新一輪的探索,這也讓長城在新汽車時代的市場競爭中成為不可復制的價值錨點。(采寫|汽車有智慧 火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