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個關注 我們經常見

Guinness World Records

從英文姓氏來說,像史密斯(Smith)、瓊斯(Jones)、布朗(Brown)、威廉姆斯(Williams)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姓氏。

而今天紀錄君要帶大家了解法國的姓氏,可以說是全世界姓氏領域的一朵奇葩,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你可能還不知道——法國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古至今,姓氏的出現(xiàn),可能源自特征(比如“紅發(fā)”或“像鹿一樣”的譯名)、昵稱(“亨利”變成“哈里”,再變成“哈里斯”)、職業(yè)(如弓箭手、面包師、工匠)或者地名(比如菲爾茲、霍姆斯、伍茲),也可能源自地區(qū)(比如源自法國城市阿維尼翁的姓氏達維尼翁)。

法國從中世紀晚期開始使用姓氏,最早源于貴族家庭傳統(tǒng)。隨著人們搬入城市,把財產和姓氏傳給子女,姓氏就變得越來越普遍。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遷徙、語言演變、傳統(tǒng)改變,姓氏也會發(fā)生變化,有的修改了,有的消失了,有的又重新出現(xi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多數(shù)人都能遇到和自己同姓的人,但在法國,這事兒可能就有點難了。據(jù)估計,過去一個世紀里,法國有超過一百萬個姓氏。期間,有二十多萬個姓氏消失,又有五十二萬個新姓氏出現(xiàn)。

這個數(shù)量遠超其他國家,比如英國只有四萬五千個,中國有幾百個。顯然,法國的姓氏數(shù)量目前是全球最多的,而背后的原因可沒那么簡單。

《時代》雜志報道,自1539年起,姓氏問題在法國一直是國家的重大政策。當時,弗朗索瓦一世國王頒布法令,所有新生兒的名字不僅要登記,還要提交給神父批準,這也就是說當時的名字必須從圣徒傳記中選取。

幾百年來,法國人一直遵循嚴格的命名規(guī)則,名字大多和圣經有關。但到了19世紀初,由于可選的名字實在有限,人們?yōu)榱藚^(qū)分彼此,只能在拼寫上發(fā)揮創(chuàng)意。

法國《姓氏地圖》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父系傳承移民對法國人取名的影響。

父系傳承就是父親把姓氏傳給孩子。在英語中,我們常使用后綴“-son”來表示這種血緣關系(如 Harris-son 變?yōu)?Harrison),這種做法在其他語言中也常見——蘇格蘭人用Mc或Mac(如McGregor),愛爾蘭人用 O(如O'Brien)或 Mc/Mac,希臘人則加上“poulos”(如 Dimitropoulos意為“迪米特里奧斯之子”)。

法國人也用這種方式,但他們的父系姓氏特別多樣,不同的拼寫和方言在人口普查里都被當作獨立的姓氏。比如,“雅克” 這個名字,能衍生出雅凱、雅科、雅科托、雅科坦、科泰、科坦、雅坎、雅基內、雅基諾、雅卡爾、雅基耶等一系列姓氏。

而且,據(jù)統(tǒng)計機構說,50%到80%的法國公民可能擁有罕見姓氏,也就是在人口普查時,使用這個姓氏的人總共不到50個。

有趣的是,法國女性結婚后,法律上不用改姓氏,身份證上還是maiden name(娘家姓),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丈夫的姓氏作為 “常用名”,這也有助于保留家族姓氏。

研究作者還提到,移民也是法國姓氏眾多的一個關鍵原因。

雖然最常見的姓氏還是馬丁、伯納德和羅伯特等,但截至2021年,法國有10.3%的人口是移民,這也讓席爾瓦和桑托斯(葡萄牙語姓氏)、迪亞洛或科納特(西非、法國殖民地時期姓氏)以及菲舍爾或魏斯(德語姓氏)這樣的姓氏越來越受歡迎。

另外,法國法院對改名也比較開放。

《時代》雜志提到,法國法律明確允許甚至鼓勵法國人改掉那些被認為有損法國人和法國形象的姓氏,也就是所謂的 “滑稽名字”。

所以理論上,你要是不幸有一個 “鴨子先生”、“奶牛先生”、“駱駝先生”、“驢子先生” 或 “鷸先生” 之類的名字,法國的法院是支持你去改名的。

然而實際操作中,法院很少強制一個人去改名,而是讓這些姓氏留在法國豐富的文化歷史里。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可以隨便起名,你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分享讓更多人看看

以紀錄的視角

發(fā)現(xiàn)你的世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OFFICIALLY AMAZING

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