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在辭去共同民主黨黨首職務的講話中表現(xiàn)得非常淡定。他對團隊過去三年的努力表示了感謝,但沒有談及自己的下一步打算。不過大家都明白,韓國大選定在6月3日,現(xiàn)在只剩下不到55天,他選擇這個時候卸任,顯然是要全力投入到總統(tǒng)競選的最后沖刺階段了。

這位59歲的政壇老將正面臨人生的重要抉擇。如果他能贏得選舉,事情就好辦了,那些針對他的法律指控會因總統(tǒng)特權而暫時擱置。但要是他落選了,韓國檢方準備的一連串法律麻煩就會找上門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韓國首爾高等法院二審雖然判李在明無罪,但檢方已經表態(tài),可能會繼續(xù)上訴到最高法院。李在明心里清楚,只要大選還沒結束,這場官司就遠遠沒完。更糟糕的是,如果保守派的國民力量黨候選人贏了選舉,不僅尹錫悅可能被特赦,李在明的案子也肯定會重新調查。共同民主黨內部甚至有人說:“這次不是競選,而是保命?!?/p>

李在明現(xiàn)在的狀況比表面看起來還要危險得多。他不僅要面對競選中的政治斗爭,還得時刻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今年年初,他在釜山就被人持刀襲擊。就在前幾天,共同民主黨還收到韓軍內部消息:有極端分子打算從國外偷運手槍來暗殺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生命危險,李在明選擇了以攻為守的策略。在競選活動中,他脫下外套,公開質問"難道他們以為用司法手段和暴力就能阻擋改變嗎?"通過這些舉動,李在明正努力塑造自己"改革先鋒"的形象。他給公眾傳遞的信息很明確:要么成功入主總統(tǒng)府,要么徹底失去政治前途。

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的支持率遠遠甩開其他幾位潛在競爭者,優(yōu)勢十分明顯。只要他在接下來的競選過程中不出大問題,當選的可能性就很高。這也成為他敢于在政治上放手一搏的重要支撐。

被彈劾下臺的尹錫悅并沒有消停。就在韓國憲法法院4日通過彈劾案的當天,他立刻跑到執(zhí)政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尹錫悅曾在支持者大會上暗示,如果執(zhí)政黨贏得選舉,他將對共同民主黨展開大規(guī)模打擊。這種激烈的言論讓本就分裂的韓國政局更加緊張。首爾大學政治學教授金泰亨提醒:“雙方都在冒險,這次選舉可能會成為韓國民主崩潰的導火索。”

韓國大選越來越近,這場政治較量已經不只是普通的選舉。李在明那邊提出了“陽光政策2.0”,說要重新和朝鮮搞經濟合作,想拉攏那些還沒拿定主意的選民。尹錫悅這邊則打起了“安全牌”,強調朝鮮的核威脅在加大。不過,兩邊都默契地避開了關鍵問題——怎么解決前總統(tǒng)留下的司法麻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韓國軍方的動向尤其值得警惕。就在三月底,陸軍某部隊突然搞了場緊急戰(zhàn)備演習,雖然官方說是"例行安排",但偏偏趕上李在明遭遇暗殺威脅的敏感時期,這件事在韓國鬧得沸沸揚揚。更耐人尋味的是,韓國前國防部長還在網上發(fā)文說:"軍隊要保持中立沒錯,但國家安全才是頭等大事。"

李在明在競選集會上展現(xiàn)出破釜沉舟的決心,整個半島為之震動。據共同民主黨戰(zhàn)略委員會主席私下透露,競選團隊已經準備好三套方案:勝選后的司法改革計劃,敗選時的司法應對策略,以及在最壞情況下保護李在明安全的措施。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勝負不在于法庭,而在于6月3日那數以千萬計的選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