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開啟“關稅戰(zhàn)”之后,中美貿易隨即陷入停滯狀態(tài),但中國對于產品的需求仍未改變,所以中方開始在全球尋找替代美國的貿易進口國。
在此背景下,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中亞等國家分別接手了原本屬于美國的訂單,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巴西,中國與巴西同為金磚國家,貿易往來本就十分頻繁。

在中美貿易脫鉤之后,巴西順勢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給國,而且巴西也正在努力促成與中國的牛肉貿易,以補充美國牛肉的缺口,眼看巴西吃的滿嘴流油,隔壁的阿根廷看不下去了,阿根廷總統(tǒng)米萊甚至開始“背刺”大哥特朗普,主動向中國示好并尋求中國訂單。
眾所周知,阿根廷總統(tǒng)米萊一直都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而且在剛剛上任的時候還一叫囂要與中國斷絕貿易關系,米萊的種種言行與措施得到了美國保守派的贊揚,但也僅僅只是贊揚,特朗普政府并未對阿根廷做出實質性的幫助。

隨著全球經(jīng)濟衰退風險加劇,隔壁鄰居巴西又搶到了中國市場,這下米萊徹底坐不住了,開始無視特朗普的警告,連續(xù)多次向中國拋出橄欖枝,在特朗普打算聯(lián)合盟友利用關稅打壓中國制造的時候,阿根廷卻宣布放寬關稅與進口限制,這一舉措使得阿根廷的進出口貿易量暴漲。

其實阿根廷早年間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但在20世紀30年代期間,為了應對全球經(jīng)濟大蕭條,阿根廷開始實施嚴格的經(jīng)濟隔離政策,試圖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體,史稱“庇隆主義”,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閉關鎖國”,這一舉措導致阿根廷經(jīng)濟跌入谷底,直到米萊上任之前,阿根廷仍然維持著南美地區(qū)最嚴苛的貿易限制。
米萊一直都是“庇隆主義”的強烈反對者,現(xiàn)在特朗普的種種行為明顯就是在“開倒車”,種種跡象表明,在競選期間頻繁炒作“中國威脅”的米萊正在拋棄特朗普并轉向中國。

當?shù)貢r間4月10日,阿根廷央行稱:中阿兩國同意將兩國間本幣互換協(xié)議中的部分金額續(xù)簽12個月,至2026年6月。根據(jù)聲明,此次續(xù)簽金額價值350億元人民幣(50億美元)。
這意味著中阿雙邊貿易可以使用雙邊貨幣支付而并非美元支付,這為阿根廷日益枯竭的外匯儲備提供了喘息空間,也意味著中國商品將大量流入阿根廷,也為中企提供了更加舒適的投資空間。

如今米萊已經(jīng)連續(xù)多次向中國表達自己的合作意向,并且在世界大會上公然喊話中國,希望加深雙邊商務關系。
如今中國已經(jīng)是阿根廷的第二大合作伙伴,也是阿根廷最大的進口來源國,而中國也成為阿根廷最大的牛肉銷售市場,78.6%的牛肉銷往中國,如果不是自己家的牛肉不夠賣,估計米萊也會想盡辦法與巴西爭奪中國的牛肉訂單。

其實阿根廷對華態(tài)度的轉變也是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一個縮影,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傳統(tǒng)美國盟友國紛紛開始對看向東方,對于這些國家來說,一個穩(wěn)定且有活力的合作對象才是最為重要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