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黃巖島對峙成為導火索:12艘中國漁船在黃巖島潟湖內(nèi)作業(yè)時遭到菲律賓軍艦攔截,并出現(xiàn)“中國漁民脫衣受曬”照片,引發(fā)中國社會強烈反響和政府高度關注。此事導致中菲關系緊張,菲律賓隨后于2013年1月22日以黃巖島及周邊海域主權為名,正式向海洋常設仲裁法院提請仲裁,指稱中方“九段線”主張及漁政、海監(jiān)執(zhí)法活動違反《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2013年2月19日,中方正式拒絕參與仲裁,對于菲律賓政府的荒誕行為,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根據(jù)中國于2006年根據(jù)公約第298條作出的聲明排除了該公約規(guī)定的爭端處理機制在海域劃界等問題上對中國的適用,顯然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針對性事件。對于這次仲裁,中方表示,此案所涉爭端實質上已經(jīng)超出了公約調正范圍的領土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故此仲裁庭對此案無管轄權,中國政府也不會對此有所認可。
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南海問題不容各國干涉,菲律賓及所謂的仲裁法庭,是一場無厘頭的鬧劇,中國會堅決維持領土安全與主權完整。

2015年7月7日,仲裁庭無視中方的反對意見,首次舉行聽證會;對于這次聽證會,中方明確表示,不承認仲裁庭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越界行為,中國政府不會同意也完全拒絕菲律賓政府任何形式的和解提議。
2016年7月12日,在中方缺席的情況下,仲裁法庭公布了仲裁結果,”支持菲律賓在此案相關問題上的幾乎全部訴求”。
這樣的仲裁完全是在不尊重中國領土主權下做出的亂斷,否定中國對南?;凇熬哦尉€”所享有的歷史性權利,甚至于還試圖抹黑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行為。

一時之間,南海局勢陷入緊張氛圍,海洋主權同樣是中國不可退讓的權益,如果在這一次退讓了,那反而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占了便宜。
背景:歷史與法理的深層積淀
自秦漢起,中國漁民便已在南海海域航行,唐宋文獻有明確記載,明代《順風相送圖》將南沙群島標注入圖,清代《皇輿全覽圖》進一步納入官方版圖,形成較為完備的海域管轄概念。如果從歷史性權利來看,中國在南海海域內(nèi)有著較早的活動軌跡,對于南海的利用與權利主張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況且,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中國對于南海的主權所有未曾有一刻退讓。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為了推進自己的南進計劃,布局在南部中國的侵略路線,決定以武裝力量占領了南沙群島,并將其命名為“南列群島”。1945年,在日本投降之后,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宣布放棄在南沙群島內(nèi)的一切權利與主張,南沙又重新回歸中國政府管轄。
1946年7月,民國政府派遣太平艦、中業(yè)艦、永興艦、中建艦等軍事艦前往南海收復了南沙和西沙群島,為紀念對南海領土主權的回歸占有,將一些大的島嶼與軍艦名稱命名,如太平島、中業(yè)島、永興島、中建島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陸續(xù)被中國政府所接管,事實上,此一時期中國已經(jīng)有了對南海的統(tǒng)轄治理權益。

20世紀50—70年代,美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等國家相繼占據(jù)南沙島礁,并提出各自產(chǎn)權主張;1982年UNCLOS簽署并生效后,200海里專屬經(jīng)濟區(qū)(EEZ)和大陸架概念成為國際海洋法核心,進一步激化區(qū)域對資源和管轄權的爭奪。
事實上,因為南海地區(qū)地形的復雜性與海島的多樣性,關于主權主張的問題曾引發(fā)較多的爭議。但北越政府曾在1974年以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九段線”的主張和南海諸島的主權,但越南統(tǒng)一后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主張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擁有主權。之后馬來西亞等國陸續(xù)加入對臨近島嶼的爭占之中,一時之間,南海局勢緊張不斷。
2002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盟10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并承諾“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爭議復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wěn)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xiàn)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動,并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盡可能將南海局勢和平解決與秩序長久維持。

此后,雖然整體較為平穩(wěn),但各區(qū)之間常有各種爭端出現(xiàn)。
2012年,關于黃巖島問題的激化,一度將南海問題推向緊張局面。菲律賓政府肆意挑釁 ,9月12日時將南中國海命名為“西菲律賓?!?,這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挑釁,中國也絕對不會容忍菲律賓的這種無理行為。
仲裁過程:程序與博弈并行
2015年7月7日仲裁聽證會正式開始,菲律賓要求仲裁庭判定中國提出的無權處理的主張無效。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宣稱其有權審理本案,給出的理由是中國與菲律賓都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而本案為兩國對于此公約的解釋與適用產(chǎn)生了糾紛,因此駁回了中方認定“超出司法管轄權限”的陳述,并對爭端問題進行仲裁。

2016年7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5時,仲裁法庭通過常設仲裁法院公布了仲裁結果。仲裁庭認定,中國對九段線范圍內(nèi)的資源擁有“歷史性權利”的主張,并無法律基礎,違反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此外,仲裁庭提出中方在禮樂灘采集資源的行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中方對南沙群島的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了永久不可挽回的上海,而中方漁民在南海采取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tài)的方式,大規(guī)模捕撈瀕危的海龜、珊瑚等,中方皆明晰卻沒有采取阻止。甚至于,仲裁庭提出,包括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自然面積最大的太平島在內(nèi)的南沙群島的海上地物最多只是礁而非島,其自然條件不足以支撐及維持常住人口,最多只能產(chǎn)生領海,不能產(chǎn)生專屬經(jīng)濟區(qū)。最荒誕的是,仲裁庭還提出 ,中國大陸低潮高地建造人工島的行為被認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

而最讓人難以認可的便是,上述的所有仲裁結果都是在中方?jīng)]有出庭的情況下做出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場明目張膽的針對行為,侵犯了中國的領海主權。
2016年7月12日,判決出爐后,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稱,此次判決明顯存在政治背景與瑕疵,是對海洋法公約與國際法治的公然破壞,絕不能接受此案子,這乃是意味著中國力圖守護法律權威性的決心。外交部表示:“關于應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鄭重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2023年7月12日,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不接受也不承認菲律賓南海仲裁庭自2016年起作出的裁決。菲律賓在南海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對中國領海主權的侵犯。
事后影響
南海仲裁事件發(fā)生后,中國民眾掀起了一股抵制美國、菲律賓貨品的高潮,大量的美國商品被抵制,同樣國內(nèi)民眾對于菲律賓的侵占行為憤懣不已,在保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問題上,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退縮。

事實上,盡管這次仲裁庭的主角是中國與菲律賓兩方,但背后仍可見美國的身影。在南海問題產(chǎn)生后,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表示,他不會在這場沖突中偏向任何一方。但其與其多代表的美國機構曾多次表示九段線的不合理性,并未承認中國在南海主權上的合法性。最讓人氣憤的則是,南海問題成為了美國肆意制造爭端的借口,多次鼓動自己的小弟在南海范圍內(nèi)作出各種小動作,試圖給中國政府制造麻煩。最近黃巖島問題又重新回歸焦點,其中便是有美國的參與。
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秘書長納比勒·阿拉比表示阿拉伯國家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還強調,主權國家的解決方法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國一樣,應得到尊重。

在南海問題發(fā)生后,即使很多國家站在了美國一方,但也有不少國家明確表示,尊重中國在南海內(nèi)的領土主權,認為所謂的仲裁法庭作出的裁決是無效的,無理的,且是脫離實際的。國家主權不能這樣兒戲解決。
南海仲裁案判決前后,中美各自在南海附近舉行演習,形成南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對峙事件。其后,中國網(wǎng)絡上部分文章和指“7月美軍里根號和斯坦尼斯號航母戰(zhàn)斗群進入南海支持菲律賓,中方毫不示弱,盡遣精銳。但最終美方由于航母暴露在中方有“航母殺手”之稱的轟-6轟炸機威脅下而黯然撤兵,隨后美方指揮官哈里斯上將被調職,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三世,新任總統(tǒng)杜特爾特上任后中菲關系重歸于好?!?/p>
可見當時局勢已十分緊張,但最后也在和平為前提下逐漸回歸平靜。
結語
如今,中方依然不會承認仲裁法庭作出的判決,這場判決完全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南海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有權對其行式各種權利,即使填海造陸,也是中方自身的發(fā)展考慮。如果以所謂的生態(tài)安全來尋找借口,那美國不是更應該受到裁決,他們對于世界生態(tài)的破壞,早都已經(jīng)人盡皆知。
中國對于領土主權,一步也不會退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