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古裝戲總覺得皇帝手下那些大臣都是光鮮亮麗的,實際上明朝從朱元璋到朱由檢這段時間里,官員的處境可真是一言難盡。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其中的門道。

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奇葩"用人法則

說起朱元璋選官用人,那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1368年正月初四,淮西那幫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比如徐達、湯和這些人,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淮西密集朱元璋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寶座,成為一代開國帝王。朱元璋能夠得天下,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可他對待當初跟著自己打江山的李善長,那可是典型的"用完就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370年李善長自動辭職回老家,朱元璋嘴上說這人不錯,背地里卻盤算著要取而代之。到了1390年,李善長已經76歲了,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卻硬是被安上了"謀反"的罪名。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望中自縊于萬壽山等皇亭。整個家族被誅殺,這就是所謂的"兔死狗烹"。

從禮賢下士到濫殺功臣:朱元璋的兩副面孔

讓人費解的是,朱元璋一方面特別會收買人心。比如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對待儒士兄弟倆下足了功夫。弟弟有病,他又是送禮物又是噓寒問暖,甚至過了好幾年都沒忘記打聽。朱元璋在郭子興門下還是一個無名小卒時,就顯示出他卓越的用人才能。從軍不久,他便在濰陽故里招收了一批人馬,得到了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一群鐵杠及王要住士學者長,這就為以后的軍事行動打下了基礎。兄弟倆開始還擔心被騙,后來發(fā)現(xiàn)朱元璋是真心實意,于是就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干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是一旦坐穩(wěn)了皇位,朱元璋就變了個人似的。1356年朱元璋帶著支持他的隊伍攻打南京時,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識人用人能力。1356年6月,朱元璋帶領這支精干的隊伍南下奮江,從此開辟了他獨立創(chuàng)業(yè)的興兵生涯。當時,他所面臨的形勢是嚴重的,不僅限時可能會被元軍消滅,而且也可能被元末群雄的任何一支所吞并。但到了明朝中后期,他對官員的態(tài)度就逐漸變味了,開始用各種理由對待功臣們。

崇禎年間的荒唐人事

更讓人唏噓的是朱由檢時期,也就是崇禎皇帝那會兒。1644年崇禎在煤山自縊而亡,北京被李自成占領。他在位的十七年里,用人可謂是令人瞠目結舌。崇禎素有急躁的脾氣,干什么事都是七擒七縱,反復無常。由于祟禎荒淫元度、懦士許擅權朝政,方令元作衷斃,四海鼎沸,豪杰之士,勢不獨安。關舉易廖者可以馭雄才,有希識者然后知奇士,闊下欲掃除曹亂,非收攬杰顛以成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舉個有意思的例子:崇禎手下有個叫馬世奇的人。這位仁兄從一開始就看出皇帝性子比較矛盾,既想重用人才,又老是疑神疑鬼。朝廷請卞,傅士許要如朱元清獻祥話。"方令元作衷盡,四海鼎沸,豪杰之士,勢不獨安。關舉易廖者可以馭雄才,有希識者然后知奇士,闊下欲掃除曹亂,非收攬杰顛以成功"。結果到了兵臨北京城下的時候,馬世奇也沒能挽回大明朝的命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的來說,明朝從朱元璋到朱由檢這段時間,雖然開國時君臣相得,但隨著時間推移,皇權越來越重,大臣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從英武果敢到優(yōu)柔寡斷,從求賢若渴到猜忌多疑,這中間的變化著實耐人尋味。這段歷史告訴咱們,治理國家不僅僅要有才能,還得有容人的胸懷,否則就會重蹈明朝末期的覆轍了。

參考資料:

  1. 王瑞平《從朱元璋和朱由檢的用人看明朝的興亡》,載《黃淮學刊》,1997年第3期

  1. 馬玉山《史記天官書》獻疑(二),《史學月刊》1986年第4期

  1. 趙璞、王翠娥《漢書天官書》點校訂補(一),《中華書局》195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