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建安五年,延津之上黃沙漫天。
曹操瞇眼遠眺,只見文丑率軍如黑云壓城,河北第二猛將的威名絕非虛傳。

他輕撫長須,忽命士卒拋糧棄馬。袁軍見狀陣腳大亂,文丑怒喝整軍,卻見兩騎飛馳而來——正是立功心切的張遼、徐晃!
一箭退雙雄:文丑的“智”與“狠”
文丑冷笑挽弓,箭似流星。一箭射落張遼簪纓,二箭穿馬面頰,張遼轟然墜地。徐晃挺斧獨戰(zhàn),未及三十合便望見文丑援軍旌旗,竟撥馬而逃。

此戰(zhàn)看似文丑武藝碾壓,實藏玄機。若論真刀真槍廝殺,張遼曾與張郃大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徐晃亦能硬撼許褚五十合。二人聯(lián)手本可逼退文丑,卻因一弓三箭亂了方寸。
常山趙子龍:從初露鋒芒到武神降世
趙云初出茅廬時,與文丑大戰(zhàn)六十回合未分高下。但白馬坡一戰(zhàn)后,這桿龍膽槍愈發(fā)凌厲——
穰山夜奔:三十回合殺得張郃虎口崩裂,一槍挑翻與許褚齊名的高覽。

長坂坡:懷抱阿斗七進七出,單騎破陣如入無人之境,斬殺曹營五十多員名將。
漢水救黃忠:獨對張郃、徐晃重兵,銀槍所至竟無人敢近!
更駭人者,許褚、于禁、李典三將圍毆趙云,反被其從容脫身。
而許褚曾與徐晃大戰(zhàn)五十合,雙方實力旗鼓相當。如此算來,趙云武藝早已凌駕曹營諸將之上。

張飛拍案:赤壁三人組豈是子龍對手?
建安十三年冬,赤壁火光映紅長江。曹操敗逃烏林,忽聽一聲暴喝:“燕人張飛在此!”許褚、張遼、徐晃拼死護主,三人聯(lián)手竟被張飛殺得“皆帶傷而走”。
多年后,張飛聽聞有人議論“張遼徐晃可敵趙云”,頓時嗤笑:“許褚那廝被我碾壓,張遼和徐晃更是不值一提,他們三人聯(lián)手尚擋不住俺一桿蛇矛。子龍當年在長坂坡,槍法比俺還快三分!”

此言絕非吹噓。趙云戰(zhàn)文丑時尚顯青澀,而巔峰期的他,體損狀態(tài)三十回合便能擊敗張郃——此人武藝與張遼伯仲之間。更不必提漢水畔,張郃、徐晃見趙云殺來,竟心驚膽戰(zhàn)掉頭跑路。
膽魄消長:為何曹將逢趙云便成紙虎?
細觀曹營諸將戰(zhàn)趙云的表現(xiàn),皆逃不過“膽寒”二字:

穰山初遇:張郃自負河北名號,三十合后方知深淺;
長坂坡:馬躍陷坑驚破張郃膽子;
漢水空營:張郃、徐晃手握重兵,竟被趙云單騎嚇退!
反觀張遼、徐晃戰(zhàn)文丑時,尚有爭功之心;可面對趙云,想必只會是羔羊遇虎。

非武藝不濟,實乃趙云槍法太快!云大怒的可怕,想必眾所周知。
更兼趙云越是絕境,戰(zhàn)意越盛。長坂坡血染征袍,反成武神傳說;漢水救黃忠,空寨大開卻令曹軍自潰。此等神威,縱使呂布復生亦要嘆服。
沙場推演:雙將聯(lián)手能撐幾回合?

若真讓張遼、徐晃聯(lián)手戰(zhàn)趙云,結局可分三幕:
五十合內:雙將借配合周旋,趙云試探虛實;
八十合:龍膽槍化出七朵銀花,徐晃斧法漸亂;
百合之際:張遼刀勢滯澀,趙云突刺破綻,雙將敗走!

此非臆測。當年許褚裸衣戰(zhàn)馬超,二百三十合氣力不衰;而趙云挑翻高覽僅用一槍。兩相比較,差距立現(xiàn)。
更致命的是,張遼、徐晃缺乏以命相搏的膽氣——文丑尚能用冷箭逼退二人,可趙云最擅長的,便是絕境中反殺!
結語

回望延津之戰(zhàn),文丑靠冷箭取勝,終究被關羽三刀斬落;而趙云縱橫三國三十余載,未嘗一敗。張遼、徐晃若真與子龍對陣,怕是要重演漢水畔張郃、徐晃的舊事:
但見白袍將軍槍出如龍,雙將互望一眼,異口同聲道——“速退!”
(本文基于《三國演義》原著分析,戰(zhàn)場推演僅供武評參考)
在你看來,張遼和徐晃聯(lián)手,能否擊敗趙云?如果不能,能撐住多少回合呢?
歡迎評論區(qū)暢所欲言,有友善交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