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生杰 通訊員 丁鵬)“做好社區(qū)警務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沉在一線、干在一線,全身心扎根在一線,才能降低轄區(qū)發(fā)案率,確保轄區(qū)安全穩(wěn)定,讓群眾更滿意。”王平是周至縣公安局司竹派出所的一名社區(qū)民警,面對千頭萬緒的“主防”工作,王平有他的三大心得。
積極主動化解矛盾糾紛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是派出所落實“主防警務”的核心任務之一,更是王平每日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圍繞農村地區(qū)容易發(fā)生的宅基地糾紛、鄰里關系等方面,每天堅持走街串巷,與村民促膝長談,及時發(fā)現苗頭性的、潛在的風險隱患,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今年3月初,王平在日常“三排查”專項行動中了解到,司竹鎮(zhèn)馬坊村兄弟兩人因父親遺留土地問題產生矛盾,導致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相互之間“大打出手”,矛盾逐漸升級。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王平積極調查取證,尋找引發(fā)矛盾糾紛的關鍵點。第二天,他認真梳理工作思路后,聯合村干部,組織當事雙方在司竹派出所進行調解。剛開始雙方對此事都僵持不下,因為還存在贍養(yǎng)照顧老人和債務糾紛,調解難度大,于是王平分別和雙方進行談話,通過講解法律知識、思想疏導和感情化解,面對面嘮家常,勸說雙方要適當作出讓步。經過多方調解,其哥哥同意不追究弟弟打人的法律責任,父親遺留土地由哥哥播種,母親由弟弟照顧贍養(yǎng),雙方握手言,矛盾糾紛成功化解。

王平在工作中善于傾聽群眾心聲,發(fā)現社情民意,認真梳理群眾關于反映問題的辦理情況,跟蹤回訪、及時回應,做到為民服務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細致入微排查安全隱患
“我依托轄區(qū)廟會的大舞臺,把近期電信詐騙案件高發(fā)案例現場講解給看戲群眾,讓更多群眾能夠了解詐騙分子的伎倆,指導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共同守好群眾的‘錢袋子’。王平利用古廟會期間,群眾扎堆聽秦腔的有利契機,帶領所里輔警,開展安全知識宣傳講解,發(fā)放宣傳資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防盜、防火、防詐騙”安全知識,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廟會現場人員多,擺攤設點多,王平就聯合轄區(qū)社會治安協(xié)理員,堅持在廟會重點路段、人員密集攤位開展安保執(zhí)勤和不間斷巡邏工作,并對經營的攤位逐一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叮囑逛會群眾帶好隨身物品,全力織密安全防控網。
用心用情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未成年人是社會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王平堅持定期到轄區(qū)中小學開展法制大講堂,將校園欺凌、電信詐騙等知識精準“投遞”到學生心間。王平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選取了預防校園欺凌、青少年違法犯罪、防不法侵害及網絡安全等青少年群體易發(fā)、高發(fā)的違法犯罪行為和安全事故為課題,讓學生們引以為戒,增強了學生們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同學們面對校園欺凌時能堅決說“不”,做到寓教于法,法化于行。

“一鍵報警系統(tǒng)要按要求定時測試……安保器械要做好日常維護,消防滅火器材不能大意,一定要及時更換。”王平定期到轄區(qū)學校開展安全大檢查,并落實“護學崗”責任制,全面筑牢轄區(qū)校園安全屏障。主防警務就是日復一日的管理與服務,用“嘴皮子”和“鞋底子”磨出群眾的認可,社區(qū)民警王平將繼續(xù)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用真心和真情澆出群眾的信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