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研究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傳承主題時,研究其飲食文化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往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飲食文化看似領(lǐng)域狹窄,實則包羅萬象。
一個國家的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民眾生活方式,國家文化追求,都能通過飲食文化表現(xiàn)出來。

飲食文化,實則是民族文化的入口。
古希臘時期的飲食文化,同任何一個國家一樣,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對于一個海洋文明國家來說,自己的飲食文化,一定和大海有著深層次的關(guān)系,可從發(fā)展實際來看,似乎并不是這樣。
古希臘的飲食,涉及很多種類,而且,這是一個非常熱衷于宴飲的國度。
古希臘的飲食文化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征?為何古希臘人會如此重視宴飲相關(guān)的問題呢?
飲食種類,花樣繁多
古希臘人吃什么,這是許多歷史學(xué)家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希臘人的生活方式,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好奇心。
這是一個從海洋文明當(dāng)中誕生的國家按照常理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運轉(zhuǎn)方式,應(yīng)該與我們中國這樣的大河文明國家不盡相同。
但事實上,兩者卻有著共同之處,和中國人一樣,古希臘人的主要糧食,都是谷物。
不過不同的是,中國人喜歡吃大米,古希臘人卻喜歡吃大麥和小麥,還喜歡吃豆子。
這就涉及兩個國家氣候條件上的差異,中國的雨熱同期型氣候,南方地區(qū)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和生長。
但古希臘不一樣,這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更適合種植麥類糧食作物,因此大麥和小麥,就是他們主要的食物。

相比之下,大麥更為普遍。
在《古典時期的食譜》這本書當(dāng)中,作者有過詳細描述。
大麥通常會成為烤餅或者是面包的原材料,用大麥烘焙而成的面包,會散發(fā)出濃濃的麥香味,十分誘人。
因為大麥的盛行,古希臘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面包店。
面包是他們的主食,就像我們中國人的米飯一樣,每一頓都得出現(xiàn)在飯桌上。
書中記載,古希臘人對面包有著一種狂熱執(zhí)著,他們喜歡松松軟軟的面包,也喜歡有嚼勁夠勁道的面包,各種材料,各種口味,都是他們的最愛。

后世的研究學(xué)者將之稱為“面包基因”,這句話也足以看出面包對古希臘人的重要性。
烤餅,以及用大麥制作而成的麥片粥,是古希臘人飲食文化當(dāng)中的重要點綴。
它們通常會出現(xiàn)在早餐的食譜當(dāng)中,古希臘人不會把它們當(dāng)成正餐。
與大麥并駕齊驅(qū)的另一種糧食作物,還有小麥。
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小麥在海島上并不像大麥那么常見,相比之下,它自然會珍貴,成本肯定也比較高。
小麥也可以用來制作面包,而且小麥面包的口感往往比大麥面包更好,越是富貴的人,越能夠常常享用小麥面包。

至于大麥面包,那是毫無門檻的大眾食物。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理想國》當(dāng)中,曾經(jīng)做過關(guān)于理想生活的暢想。
他覺得,真正理想的狀態(tài),就是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吃到口感美味的面包或者烤餅,每天都能喝到細膩的麥片粥。
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即使是毫無門檻的大麥面包,也不是窮人餐桌上隨處可見的食物。
除了大麥小麥之外,古希臘人還非常喜歡吃豆子。

豆子同樣也是谷物的一個種類,相比起大麥和小麥來說,它的蛋白質(zhì)含量會更加豐富。
當(dāng)然古希臘人還沒有形成關(guān)于蛋白質(zhì)的概念,他們只知道,豆子是“窮人的肉”。
富人過日子,可以不去考慮生活成本,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自己想要的食物。
但是窮人不一樣,窮人必須精打細算,不能經(jīng)常吃到肉,只能去吃肉的替代品,這種替代品,就是豆子。
古希臘人對于營養(yǎng)的認知,此時正在逐漸形成。
豆子填補了古希臘人對于谷物需求的空缺,讓人們的主要糧食結(jié)構(gòu)更加多樣化。

至于其他食物,古希臘人也有自己的需求。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古希臘人應(yīng)該很喜歡吃魚,尤其是深水魚。
他們就居住在海邊,漁民隨時可以出海打漁,隨時能夠捕獲各種種類豐富的魚類。
古希臘與烹飪有關(guān)的書籍當(dāng)中說:“在希巨昂一定不能錯過海鰻,因為這兒的海鰻個頭大、有活力、肉肥而不膩,只需在鹽水中煮上一段時間,然后撒上些許香草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了?!?/strong>
這里所描述的主要食物,就是鰻魚,生活在大海當(dāng)中的鰻魚。
古希臘人見到的鰻魚,通常個頭較大,而且肉質(zhì)肥而不膩,非常鮮美。

烹飪鰻魚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在鹽水當(dāng)中去煮熟,再往里面增加一些香草,就可以做成絕美佳肴。
美味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就能夠呈現(xiàn)出最佳口感。
常常吃魚,也總會有吃膩的那一天,而且,漁民打上來的魚,通常會被他們拿去賣掉,很少進入他們的肚子里。
真正能夠經(jīng)常吃魚的人,畢竟還是少數(shù)。
除了魚肉之外,豬肉和山羊肉,也是古希臘人喜愛的美食。

豬肉較為普遍,市面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與豬肉有關(guān)的交易,買賣豬肉,烹調(diào)豬肉,這是很常見的古希臘人生活場景。
至于山羊肉,普通人就無福消受了,經(jīng)常品嘗山羊肉的人,還是高高在上的貴族階層。
食物對于他們來說,意義其實并不單一,除了能夠入口之外,食物還能用于祭祀。
祭祀是古希臘人生活中的大事,他們對此報以高度重視,常常會提前很久準(zhǔn)備。
前文提到的谷物,包括小麥和豆子,都是主要的祭祀用品。
人們在挑選時,往往會優(yōu)先選擇保存完好、沒有異味的那一部分,有時候用于祭祀的谷物質(zhì)量,比人們吃進嘴巴里的谷物質(zhì)量還好。

羊肉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祭祀桌上,是人們祈禱上天保佑時,給出的對神靈的“賄賂”。
人類的社會活動,賦予了食物更多的意義。這些意義,最終也在社會活動中完成發(fā)展和升華。
重視宴飲,宴會享樂
古希臘人在飲食文化中,最為注重的一種形式,就是宴飲。
宴飲,顧名思義,自然指的是發(fā)生在一群人中間的宴會,這種宴會舉辦的名目,可以有很多種。

古希臘的軍隊出征,打了勝仗以后班師回朝,國家自然要舉行不同類型和不同等級的宴會。
遇到重大的節(jié)假日,人們會祭祀神靈,也會舉行重大的宴會,這是屬于節(jié)日的儀式感。
古希臘的城邦也會定期授予民眾宴會,這是一種榮譽和獎勵的象征,是帶有功利性質(zhì)的一次大型集會。
除此之外,人們也可以在沒有任何目的的情況下,單純地舉行一場只為享樂的宴會。
最后一種宴會的形式,最受大眾的喜愛,人們的參與度也最高。

生活本身已經(jīng)非常辛苦,民眾也有或多或少的工作和生活任務(wù)需要完成。
偶爾的一次宴會,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一次放松的機會。
在宴會上,人們可以什么都不去考慮,大家只需要專注于眼前的食物,專注于杯中的美酒,這就夠了。
參與宴會的成員,大家聊天的內(nèi)容也相當(dāng)豐富多彩。
他們有時會聊到各自的工作,討論大家現(xiàn)在的工作情況,互相吐槽遇到的一些困難。
通過這樣發(fā)泄情緒的方式,他們的壓力能很快得到舒解,人也會變得更為輕松。

他們有時會聊到簡單的生活問題,比如大家今天穿了什么衣服,吃到了什么美味和難忘的食物,或者是遇到了一件可以分享的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種種有趣的細節(jié),都可以通過這樣的聊天進行發(fā)掘。
他們有時也會單純地聊聊八卦,滿足自己好奇心。
這就像我們身邊最熟悉的生活狀態(tài),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也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與其說這是一場鄭重其事的宴會,不如說這是一場隨心所欲的聚會。
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在這場聚會中表現(xiàn)出最本真的模樣,展露出最放松的姿態(tài)。

這是以享樂為主要目的的宴會,也是最受古希臘民眾歡迎的宴會,宴會通常分為午餐和正餐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正餐一般會被放在晚餐時間。
古希臘人對晚餐更為重視,種種食物當(dāng)中最美味的部分,自然也會在晚餐中呈現(xiàn),有時候,宴會會有特定的邀請對象。
不過如果你知道某一場宴會正在舉行,沒有邀請函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大大方方進去,基本不會有人阻撓。
正是因為其開放性和包容性,宴會也成為了不同社會群體和階層民眾之間的交流方式,這不僅是一種享樂手段,更成為了一種社交途徑。
順暢交流,文化傳播
在古希臘社會中,宴會也是一個傳播飲食文化,乃至其他社會文化的最佳途徑。

人們可以在宴會上暢所欲言,溝通將變得沒有任何阻礙,宴會中出現(xiàn)的種種食物,最后都會成為一場歡樂聚會的點綴。
底層百姓可以“不請自來”,他們或許能夠見到平時根本無緣得見的貴族,或許能夠毛遂自薦,或許能夠表達自己關(guān)于城邦或者國家的觀點。
開放包容的飲食文化,為古希臘后來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共餐形式,也成為了古希臘飲食文化中最為普遍的一種用餐形式。
人們享用的種種食物,會放在同一張桌子上的同樣的餐具當(dāng)中,大家開懷取樂,共同進餐,那樣的氛圍最為和諧,最為舒暢。

后來的古希臘,也一直推行共餐飲食,西方社會推崇的分餐制,在西方文明搖籃的古希臘其實很少出現(xiàn)。
由此可見,不管是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它們都在漫長的時代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諸多的轉(zhuǎn)變和創(chuàng)新。
結(jié)語:
古希臘民眾的飲食文化,可謂是大有講究。
他們喜歡谷物,也會食用肉類,他們推行共餐制度,最喜歡的場合之一就是宴會。
宴會不僅僅是娛樂場所,也是重要的社交場合,在宴會上,不同階層有了溝通,以及互通有無的機會,這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資料:
《古希臘文明史》
《古典時期的食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