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禮讓與路怒的對比,恰似一面鏡子,將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養(yǎng)照得纖毫畢現(xiàn)

近日,西安一名司機駕車行駛在蘭池大道附近,聽到后方有救護車通過,便主動選擇讓行,使救護車得以優(yōu)先通過紅綠燈路口。然而,這一本該被點贊的文明行為,卻引發(fā)了后車司機譚某某的不滿。譚某某看紅綠燈剩余幾秒,便頻繁按喇叭催促,并在通過路口后超越前車,多次將對方別停。最終,譚某某因駕車追逐、攔截他人,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事人行車記錄儀畫面截圖

發(fā)生在西安街頭的這一幕,也是具有象征意義的都市寓言:前車司機主動為救護車讓出生命通道,后方車輛卻因幾秒鐘紅綠燈焦躁難耐,將城市道路變成路怒情緒的發(fā)泄場。一邊是主動禮讓救護車,一邊是駕車追逐攔截他人,同一場景下的兩種行為,高下立見。

這場禮讓與路怒的對比,恰似一面鏡子,將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養(yǎng)照得纖毫畢現(xiàn)。因為后者的襯托,前者顯得愈發(fā)文明;也因為前者的對比,后者顯得愈發(fā)野蠻。

禮讓救護車,是基本的社會公德,更是對生命的尊重。每一輛正在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救護車,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因為每一秒鐘的延誤,都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不假思索地禮讓救護車,應該成為司機們的一種本能反應。禮讓救護車的社會共識,也應該成為城市交通的文明底色。

事實上,主動為救護車讓行,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明確規(guī)定。不禮讓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是要受到法律懲處的違法行為。相比前車司機在主動禮讓中展現(xiàn)出的良好道德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后車司機僅僅因為未能在剩余幾秒鐘內(nèi)通過紅綠燈,就對前車進行追逐、攔截,多次無事生非地將前車別停,不僅危險而且違法。

如果患上路怒癥的人越多,道路交通必然越發(fā)擁擠,不必要的紛爭、吵鬧也會膨脹。這種行為,固然可能是個人情緒的一時失控,但更是對法律法規(guī)的長期漠視。破壞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背后,暴露出某些駕駛者將公共道路私有化的野蠻邏輯。為了追求個人一時之便,就忽視了自身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為了幾秒鐘紅綠燈,換來7天行政拘留。某些路怒司機無視法規(guī)的問題,就應該這樣去治。這種“疼痛教育”的震懾效應,比道德說教更具現(xiàn)實穿透力?,F(xiàn)實生活中,部分司機駕駛過程中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容易情緒失控,做出危險和違法的行為。唯有依法嚴懲才能治好這種毛病,這不僅是對其個人的一次教訓,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警示。一個人的暴戾情緒,可能肇端于社會,又加害于社會。要杜絕暴戾彌漫,每個圍觀者都有必要反躬自省。

道路交通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每一名參與者的行為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禮讓救護車等文明駕駛行為,會讓道路交通更安全更有序,動輒路怒別車的違法駕駛行為,則不僅害己更會害人。

禮讓與路怒是文明的分野,前者需要褒揚值得學習,后者需要譴責值得警惕。只有每名駕駛者都學會在方向盤前安放文明與理性,我們的城市道路才能真正成為流淌著文明血液的交通動脈。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舒圣祥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