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新民幫儂忙”發(fā)布報道《頭暈目眩!市民稱:滬上多條隧道“強光刺眼”!記者實測,相關部門回應→》,反映上海多條隧道因設計問題導致“強光刺眼”,司機們在“頭暈目?!敝袠O易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在“新民幫儂忙”介入后,針對市民訴求較為集中的北橫通道頻閃冷光、外灘隧道墻面反光等情況,相關部門啟動“微整形”工程,目前北橫通道東段部分光源已完成調整,外灘隧道的反光系數(shù)檢測與改造方案也在穩(wěn)步推進中。

北橫通道

頻閃強光已被關閉

曾經(jīng),北橫通道頂部密集排列的白色冷光LED燈與監(jiān)控補光燈頻閃交織,讓這條通道被市民稱為“眩暈長廊” 。近日,幫忙君回訪發(fā)現(xiàn),北橫通道東段隧道有了明顯變化:頂部原每隔200米設置的強光監(jiān)控補光燈已經(jīng)關閉,冷白光照明亮度也被調低。如今駕車行駛其中,頻閃效應大幅減弱,司機承受的視線壓迫感隨之降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橫通道燈光前后對比

采訪中,市民王女士告訴幫忙君,這些天,經(jīng)過北橫通道東段時曾經(jīng)讓她不得不瞇起眼的強光已不復存在。

現(xiàn)在進隧道,眼睛舒服多了,整個人輕松了不少!

網(wǎng)約車司機王師傅表示,如今經(jīng)過北橫通道東段,“頭暈眼花”的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開車安全多了。

外灘隧道

科學制定改造方案

幫忙君從隧道管理部門獲悉,外灘隧道墻面搪瓷鋼板強反光現(xiàn)象的治理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墻面材料樣本已被送往專業(yè)機構做反光系數(shù)檢測,通過張貼反光膜、調換上下位置等多種方式,盡快得出科學合理的可行性改造方案。后續(xù)方案確定后,將對隧道內的搪瓷鋼板做針對性處理。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反光問題涉及材料光學特性與隧道結構設計的匹配性,必須經(jīng)過嚴謹?shù)目茖W論證。4月初,相關部門召開專家咨詢會,邀請光學、交通工程等領域的學者共同參與方案制定。若測試效果達到預期標準,將盡快開展施工,重點對隧道彎道、出入口等反光集中區(qū)域調整優(yōu)化。

市民建言

安全舒適最為關鍵

對于隧道“微整形”,市民在紛紛點贊的同時,給出了諸多建議。不少人呼吁,在隧道改造過程中,應優(yōu)先考慮駕駛員的實際感受,將安全性和舒適度放在最關鍵處,不能因過度追求“顏值”而忽視應有的功能性。

市民還提出,在今后隧道等項目的建設中,可以參考新建路隧道以及復興東路隧道淺灰色啞光墻面與弧形穹頂?shù)脑O計,從源頭上避免“光煩惱”的產生。

一條隧道的燈光調整、一塊墻面的反光改造,與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的出行安全息息相關。相關部門以“微整形”的方式,迅速優(yōu)化相關設施、回應民生痛點,正是精細化治理能力的體現(xiàn)。市民真心期待,上海的每一條道路都能成為既高效便捷,又體現(xiàn)城市溫度的“安心之路”。對此,幫忙君將繼續(xù)關注。

幫儂忙工作室

策劃 | 錢俊毅

文字 | 陸常青

攝影 | 陸常青

編輯 | 錢俊毅 姚儲杰

編校 | 楊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