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俄烏沖突里啊,有這么個事兒挺值得說道說道。停戰(zhàn) 30 個小時的時候,烏克蘭那邊估計又有點被動了,為啥呢?因為俄羅斯想了個挺實在的辦法,直接給整個煉油廠都罩上了巨大的鐵絲網,專門防烏克蘭的遠程自爆無人機。這事兒乍一聽挺土,可仔細琢磨琢磨,還真挺實用。

咱先說說現在的戰(zhàn)場情況。烏克蘭軍隊現在火力上處于劣勢,這是明擺著的事兒?;鹆Σ粔蛟趺崔k呢?他們就蹲在戰(zhàn)壕里,沒事干就遙控各種無人機,襲擊俄軍前線陣地,襲擊俄軍縱深目標,甚至還襲擊俄羅斯本土的煉油廠。無人機這東西,成本相對低,機動性強,烏克蘭用這招也算是沒辦法的辦法,畢竟正面硬剛火力不如人家,只能靠這種靈活的襲擊方式找點優(yōu)勢。
可俄羅斯這邊呢,也沒閑著,見招拆招。最開始是在陣地塹壕周圍鋪設鐵絲網,后來擴展到補給公路,現在又用到了煉油廠這種重要設施上。你看啊,俄羅斯有數百座煉油廠、能源中心、大型軍械庫,這些可都是關鍵目標,一旦被無人機襲擊,損失可不小。以前可能靠防空導彈之類的,但防空導彈成本高啊,而且無人機可能成群結隊來,防不勝防?,F在好了,直接上巨大的鐵絲網,把整個煉油廠罩起來,就像給重要目標戴了個 “防護帽”,無人機想鉆進去搞破壞,沒那么容易了。
有人可能覺得,鐵絲網這東西聽起來挺原始的,能有效嗎?你還別說,在特定情況下,它還真挺管用。首先,成本低啊,比防空導彈那可便宜太多了。俄羅斯這么多重要設施,如果都用防空導彈防御,那開銷可太大了,而且導彈還有攔截成功率的問題。鐵絲網雖然看著簡單,但鋪設起來相對容易,一旦形成防護網,無人機撞上去就會被攔住,或者難以精準定位目標。再說了,無人機一般是從空中俯沖下來攻擊,有了這層鐵絲網,就相當于多了一道物理屏障,無人機的攻擊路線受到限制,命中率自然就會下降。
烏克蘭這邊呢,估計現在挺頭疼的。本來靠無人機襲擊能找點便宜,現在俄羅斯把重要目標都保護得嚴嚴實實,無人機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且烏克蘭火力劣勢,正面戰(zhàn)場沒太大優(yōu)勢,主要就靠這些遠程襲擊手段,現在手段被克制了,一時半會兒還真不好辦。你想啊,軍隊蹲在戰(zhàn)壕里,除了搞點無人機襲擊,也沒太多辦法主動出擊,時間長了,士氣和戰(zhàn)局都會受影響。
俄羅斯這招,說白了就是因地制宜,用最實用的辦法解決問題。戰(zhàn)場上不一定非得用多先進的武器,有時候簡單有效的方法反而更靠譜。你看他們從陣地到公路再到煉油廠,全面鋪設鐵絲網,形成了一套立體的防御體系。這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根據戰(zhàn)場實際情況做出的調整。烏克蘭可能沒想到俄羅斯會用這么 “土” 的辦法,估計之前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應對俄軍的炮火、導彈之類的,對這種物理防御手段可能準備不足。
再往遠了想,其實這事兒還有點啟示。比如說美軍,現在杜魯門號航母在一些海域活動,面臨著也門胡塞武裝無人機的威脅。那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俄羅斯的辦法,給航母安裝個巨大的鐵絲網,防御無人機襲擊呢?當然,航母的情況和煉油廠不同,體積大,活動中,安裝鐵絲網可能有難度,但這種防無人機的思路是值得參考的。畢竟無人機技術越來越普及,如何有效防御無人機襲擊,已經成了很多軍隊需要面對的問題。俄羅斯這次的實踐,算是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雖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情況,但至少給了大家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現在啊,生產鐵絲網的廠家估計要賺瘋了。俄羅斯這么多重要設施都要罩上大型鐵絲網,需求量肯定不小。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戰(zhàn)爭有時候會帶動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產業(yè)。以前可能覺得鐵絲網就是工地用用,或者圍欄用用,現在在戰(zhàn)場上成了重要的防御工具,這誰能想到呢?
總的來說,這次俄羅斯用鐵絲網防御無人機,看似簡單,實則聰明。抓住了烏克蘭火力劣勢依賴無人機襲擊的特點,用低成本的方式解決了大問題。烏克蘭這邊呢,估計得想想新招了,要么提高無人機的性能,突破鐵絲網的防御,要么找到俄軍其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就看雙方怎么見招拆招了。作為旁觀者,咱們也能從這事看出,戰(zhàn)爭中技術和戰(zhàn)術的對抗有多激烈,有時候一個小創(chuàng)新,就能改變局部戰(zhàn)場的態(tài)勢。俄羅斯這招,確實值得琢磨,也讓咱們看到,在現代戰(zhàn)爭中,不一定非得靠高精尖武器,合理利用現有資源,一樣能打出好的防御效果。烏克蘭這次是不是又上當了,接下來會怎么應對,咱們不妨接著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