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是一名高二年級的女生,素來內(nèi)向文靜。有一天在早自習時,阿芳竟突然放聲大哭,讓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嚇了一跳。等她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老師問阿芳發(fā)生了什么事,自己能提供什么樣的幫助。阿芳不愿意告訴老師,請假回家一直沒去學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芳父母經(jīng)過了解后,來到了咨詢室,希望從根源上解決心理問題。于是,在約定的時間,我在咨詢室見到了阿芳。

阿芳說,她心情很低落,她感到格外難過、想哭,但在家里沒有哭。來到學校后,她想哭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但考慮到班里有那么多人,就拼命壓制想哭的念頭,可是后來沒有忍住。

聽完阿芳的陳述,我問她:“你近來是不是遇到了不開心的事?”

阿芳說:“有件事讓我很難釋懷,是有關(guān)我兩個好朋友的?!?/p>

早在小學時,阿芳就和這兩個好朋友結(jié)識了,直到上初中,她們都在同一所學校,幾乎形影不離,是讓人羨慕的“鐵三角”。但是畢業(yè)后,阿芳考上了本地的師范學校,另外兩個朋友去了外地的一所職業(yè)學校。剛分開時,她和朋友們的聯(lián)系也很頻繁,關(guān)系維護得還不錯。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漸漸從曾經(jīng)的無話不說,變成了話不投機。

兩個朋友因為在同一所學校,經(jīng)常能在一起,關(guān)系依舊穩(wěn)固??砂⒎己退齻冎g存在距離問題和所受教育差異的影響,彼此有了不同的興趣愛好及人生追求,兩個朋友覺得阿芳變了,阿芳也察覺到自己好像正在被另外兩人孤立。

為了挽回這段“鐵三角”關(guān)系,阿芳費盡心思去改變自己,迎合朋友,只是她的努力終究無法抗衡物理和心理上的雙重距離。就在一個月前,兩個朋友直言不想再交往,與她斷了聯(lián)系,她因此而情緒低落。

聽完“鐵三角”的故事,我問阿芳:“失去朋友,你感到很難過,那你有主動去宣泄情緒,做自我調(diào)整嗎?”

阿芳說:“我想大哭一場,但是我沒有。”

我問:“為什么想哭卻沒有哭呢?”

阿芳回答:“我其實一直是個習慣壓抑情緒的人,尤其是負面情緒,而且我會刻意去控制自己想哭的沖動。我覺得哭是一件很糟糕、很丟人的事情,我媽媽也說哭是沒用的表現(xiàn)。小時候每當我因為自己犯錯被媽媽打而大哭時,媽媽總是大聲地吼我,不讓我哭,后來我就習慣把眼淚憋回去了。”

阿芳的情緒并不是突然產(chǎn)生的,它由來已久,只是之前被壓抑了,當它強烈到阿芳再也無法控制的時候,也就爆發(fā)了。

我接著問阿芳:“這段時間,你有沒有嘗試在學校里結(jié)交一些新朋友呢?有新朋友在身邊,對于你釋放和緩解情緒是有幫助的。”

阿芳說,她嘗試過去結(jié)交一些新朋友,但與十多年的老朋友相比,阿芳總覺得新朋友肯定不如老朋友,所以情感上不太投入,同學們也覺得她難以靠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深入溝通,可以看出阿芳對情緒宣泄有一些扭曲的想法,而且比較戀舊,難以放下過往的友誼而去發(fā)展新的友誼。

阿芳可以理解自己對真摯友情的需要和渴求。正因為友誼閃爍著溫暖美好的光輝,驟然失去時,我們才會傷心和難過。尤其對阿芳來說,她是被曾經(jīng)的好友單方面收回了友誼,心理上肯定會更難以接受,所以阿芳更應該對自己多一份理解。

在理解自己的基礎(chǔ)上,阿芳要給自己一些空間和時間,允許自己傷心和難過,讓情緒自然流淌。

阿芳連跟朋友斷聯(lián)的日期都記得那么準確,正是因為她懷念與她們的互動,懷念彼此共同經(jīng)歷的那些有紀念意義的時刻。

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的戀舊心理,像是老房子被賣掉后,雖然買了新房子,但內(nèi)心還是懷念老房子。養(yǎng)了很多年的寵物去世后,雖然又養(yǎng)了新的寵物,可心里就是覺得以前的寵物更好,現(xiàn)在的不如以前的。這是由于回憶具有一定補償?shù)淖饔?,能讓我們產(chǎn)生正向的、美好的感受。

但我們不能因為懷念過去的朋友,就認定現(xiàn)在及以后遇到的人不能成為自己的好朋友,不能帶給我們正向、美好的感受。

在結(jié)交新朋友時,阿芳不應自我封閉,應做到真誠和坦率,只有給予別人了解自己、靠近自己的機會,才能有建立友誼的可能。

阿芳是沒有做到這一點的,原因有以下的方面,受家庭教育影響,對哭泣有扭曲的想法,不允許自己哭泣。未掌握情緒宣泄的方法,導致負面情緒的不斷累積。

在我們的文化中,哭泣是帶有一定的“羞恥”色彩的,哭泣是弱者的標簽,是懦弱的代名詞。這是阿芳媽媽不喜歡她哭的重要原因,阿芳也漸漸認同了母親的觀念。

我告訴阿芳,哭泣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表達悲傷的一個有效工具??奁€可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平靜下來,并減少自己的煩惱,以達到自我舒緩作用。所以遇到難過的事情,想哭的時候,盡量不要壓抑自己。

阿芳聽后,點點頭,但目露擔憂地說:“我能理解您說的,不過如果我所處的時間、空間不適合我用哭泣來宣泄情緒的話,又應該怎么做呢?”

我在潛意識狀態(tài)下找到了阿芳的病理性記憶,在一次文章朗誦比賽中,她力求盡全力,然而卻未能成功晉級。她感到難過,卻不能掉眼淚,因為每當她流淚,總會有個聲音抱怨她軟弱,她以為同學們也會覺得她軟弱。我對阿芳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她低落的情緒穩(wěn)定了許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芳順利地返回了學校,她在班上有了新的朋友,自信心也逐漸增強了,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久違的笑容。阿芳的母親反饋,她在課堂上能夠?qū)P穆犞v,在課下能夠融入與周圍人的交往活動和其他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