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從日語中復(fù)雜的敬語體系就可見一斑,留學(xué)生到日本后要掌握與教授和研究室前輩的正確溝通方式。

很多同學(xué)雖然拿到了日語N1、N2證書,但是卻并沒有和真正的日本人交流過,難免因文化差異和語言習(xí)慣出現(xiàn)誤會。

今天蔚藍分享4個與教授溝通時常見的錯誤表述,千萬別一開口就“得罪”了教授。

01.あなた

01.あなた

日語里あなた是“你”的意思,很多同學(xué)就習(xí)慣性的用了中式日語表達,如“あなたの○○”“あなたの論文”“あなたの研究室”,全都用“あなた”。

在日語中,只有同等級別或關(guān)系非常親密的人(如夫妻)之間才可以用“あなた”來稱呼對方。

一般的同事或朋友都是用”姓名+さん”,例如:“佐藤さん”。

教授的話,可以尊稱老師為“先生”,例如:“佐藤先生”。(此外在日本律師、醫(yī)生也可以稱對方為“先生”)。

另外職稱也是稱呼的一種方式,比如【課長】,【社長】都可以稱呼對方的。

在日本,記住對方的名字以及念對姓氏的發(fā)音,是非常重要的禮儀!

02.でしょう

02.でしょう

在研究室和教授討論問題的時候, 難免會有意見的分歧。這個時候婉轉(zhuǎn)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既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還要照顧教授的顏面。

有些同學(xué)一著急就會用“○○でしょう?”“そうでしょう?”

這樣連續(xù)的確認,有時候會惹得教授不開心。

在日本面對自己的長輩,上司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想要詢問對方的意見時,需要用委婉恭敬的詢問方式。

比如“……どう思いますか”,注意一定要含蓄婉轉(zhuǎn)。

03.嗯嗯(ng)

03.嗯嗯(ng)

ng這個發(fā)音好像是通用的,在國內(nèi)與人溝通時,我們會及時的回應(yīng)“嗯嗯”,表示自己在聽。

但是在與日本人溝通時,如果你也這樣,很可能會好心辦了壞事,讓對方誤以為你在敷衍他。

其實,在日本也不需要太復(fù)雜的話語,用簡潔明快的“はい”“わかりました”就可以,或者更簡潔一點的“はい”。

不僅僅是和教授溝通,在日本打工、生活,與日本人溝通時都需要用“はい”來給出正面積極地回應(yīng)。

04.お父さん、お母さん

04.お父さん、お母さん

某同學(xué)初到日本,去教授家里做客,主動聊起了自己跟父母的日常趣事,并且一直用“お父さん、お母さん”來稱呼自己的爸媽。

教授一臉奇怪,最后教授實在忍不住了,問到:“為什么你要一直了解我父母的事情呢?”

原來在日語中,“お父さん、お母さん”是用來稱呼別人的父母時的尊稱,說自己父母的時候,要用父(ちち)和母(は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