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催婚的風,有一天會吹到中老年群體。
以前電視劇里都是催年輕人結婚,現(xiàn)在也開始催60后、70后了。
最近央視熱播劇《我的后半生》刷屏了。
這部聚焦中老年婚戀的電視劇,可比年輕人的婚戀劇生猛多了。
錢鐘書說,上了年紀的人談戀愛,就如同老房子著火,不可救藥。
主人公沈卓然這棟70年的老房子,在老伴去世之后連著著了好幾次。
但是最后在大結局的時候,他依然是孑然一身。
老年人的婚戀太過復雜,婚姻、家庭、子女、健康、房產(chǎn),交織在一起。讓人感慨,也讓人無奈。
戲如人生,看的是劇,映照的卻是生活,這部劇中的五個扎心真相,越早看懂越好。
01
- 婚姻比菜市場還現(xiàn)實。
老教授沈卓然的第一個戀愛對象是40多歲的連護士長。
說實話,我看劇的時候,真以為護士長和他是真愛。
護士長欣賞老沈的才華,對他照顧有加。給他喂藥、洗腳、做飯。哪怕是沈卓然的女兒沈黛一個勁地給她上眼藥,她也不吵不鬧,默默忍受。
直到倆人快要訂婚的時候,護士長突然提出要老沈把房子過戶給自己兒子連進。
老沈思量再三,答應自己百年之后,房子留給連進一半,沈黛一半。
護士長見拿不到房子,馬上垮了臉。
接著連進大鬧生日宴,痛罵沈卓然,連沈倆人徹底散伙。
后來連護士長找了一個八十歲的老中醫(yī),只因為老中醫(yī)愿意給她一套房子。

老年人的愛情也很現(xiàn)實。
房子比愛重要,財產(chǎn)比喜歡重要。
電視劇一開始的時候,親家母孫寶琴給老沈找對象的時候就說:家里的房子、子女、退休金,都拿出來比一比。老沈覺得這個親家母太勢利,對此嗤之以鼻。
沒想到,自己自由戀愛的結果,也沒好到哪里去。
人際關系的本質(zhì)是交易。尤其是年紀大了,更是誰也不愿讓誰占便宜。
有句話說得好:所有關系都是一場精準匹配。
不向上攀附,不向下委屈。
價值對等的情況下再談感情,不僅更加純粹,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02
- 對別人再好,也不如自己有價值。
劇中有一幕頗為扎心:
劉麗娜的父親老劉給沈家送了一條魚。
老劉千辛萬苦釣上來一條大魚,第一時間想的是送給自己的親家補補身體。
萬萬沒想到,自己吃力不討好,被沈黛一陣埋怨。
老劉是沈黛的長輩,沈黛為什么這么沒禮貌呢?
因為劉家和沈家雖然是親家,但是彼此之間差距太大。
老沈是教授,兒子是上市公司的經(jīng)理。
老劉自己只是普通工人,退休金有限,女兒是家庭主婦。
所以是老劉家一直鞍前馬后地伺候老沈家。
劉麗娜家里大小事務全包,母親孫寶琴隔三岔五來幫忙,父親則是沈家的維修工。
但是老沈家卻不怎么領情,想當然地接受他們的付出。
沈青嫌棄妻子劉麗娜不打扮,忙著和同事曖昧。

老沈光想著談戀愛,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管,還想把重病聶老師帶回家,讓劉麗娜照顧。
劉麗娜手被燙傷,孫寶琴來幫忙,把沈家里外衛(wèi)生打掃得干干凈凈,一日三餐全包,沈青還覺得厭煩。
劉麗娜心中不忿,但是又沒有辦法。
直到后來,劉麗娜自己出去創(chuàng)業(yè),不僅擺脫了家庭主婦的身份,事業(yè)還頗有起色。
所以在大結局的時候,編劇安排沈青做了一碗“520愛心面”來挽回劉麗娜。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現(xiàn)實。
別人是否尊重你,并不是你對他付出了多少,而是你的價值幾何。
如果你沒有價值,沒有事業(yè),對別人再好,別人也不領情。
討好換不來尊重,付出換不來真心。
強大自己,才是維系一段關系最好的方式。
03
- 最悲哀的家庭,只有權力,沒有愛。
趙玉平老師講過一個故事:
學校有人撮合了一對博士,結果倆人結婚沒多久就天天吵架。
吵架原因非常簡單:如何正確擠牙膏。
男博士喜歡從中間擠,女博士喜歡從尾部擠。
女博士不樂意,要求男博士從尾部擠,說這樣更經(jīng)濟,更省錢。
男博士不以為然,認為從中間擠才最經(jīng)濟,因為省時,就是省錢。
就為了這事,倆人吵得焦頭爛額。
趙玉平老師看得透徹:倆人吵架根本不是因為擠牙膏,而是因為要爭奪權力。
換句話來說就是:女博士想控制男博士,男博士不樂意。
有人說:婚姻的本質(zhì),是一場權力的爭奪。
不是你控制我,就是我控制你。
但要我說:這樣的婚姻,注定是一個悲劇。
如果一個人始終只能按照別人的意愿去活,那注定會陷入持久的壓抑。
對他來說,這是一場漫長的凌遲,時間久了早晚要崩潰。
劇中老劉就是如此。

孫寶琴對老劉處處控制,每個月就給他五百塊,還時常打壓他,說他退休金低。
老劉想葬在本家的墓地,孫寶琴卻和他的親戚大吵一架,罵他們想賣墓地賺錢。
限制老劉社交,讓老劉退卡,最后逼得老劉跳河自殺,要不是老茍,老劉就交代了。
作家尹建莉說:一個家庭悲劇的源頭,只有權力,沒有愛。
每個人都是通過自主與自由獲取安全感的。
控制欲太強的人,會讓伴侶失去自我,感到壓抑,時間久了早晚會出問題。
彼此尊重,換位思考,互不干涉卻又彼此支持,才能造就良好的家庭關系。
04
- 一個家庭的崩潰,是從缺錢開始的。
看過一句話:家庭的第一要素是經(jīng)濟,而不是感情。
深以為然。
在電視劇的前半段,沈青和劉麗娜的婚姻雖然危機四伏,但是一直沒有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直到沈青和劉麗娜倆人虧了錢。

劉麗娜拿了五十萬去投資,結果被騙。
沈青投入公司八十萬,遲遲見不到成果。
到最后,倆人驚恐地發(fā)現(xiàn)全家連兒子上學的費用都掏不出來了。
整個家庭開始變得搖搖欲墜,二人彼此指責,最后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貧賤夫妻百事哀。
一旦夫妻雙方開始為錢發(fā)愁,那生活處處都是爭吵,處處就都是戰(zhàn)爭。
老劉請朋友吃飯,在飯店沖了幾千塊錢,妻子孫寶琴心疼錢,不顧老劉的勸阻,去飯店大鬧一場,讓老劉顏面盡失。
而在沈家,隨便買個門鎖就四五千。
有錢的時候,人是不會因為柴米油鹽發(fā)愁的。
沒錢的時候,每一分都要精打細算,一旦超支或者遭遇意外,就會迎來爭吵和埋怨。
《北上》里有一句臺詞:手里有錢的時候,再大的火也壓得住,手頭沒錢的時候,一點小事也能把心里的火點著。
錢,是一個家庭的松弛感。
有錢,才能體諒;有錢,才能大度;有錢,才能情緒穩(wěn)定。
一個家庭的和諧,終究是要靠錢來成全的。
05
-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大結局的時候,老沈去住養(yǎng)老院了。
老房子著了好幾次火之后,該燒的都燒完了,老沈那顆找對象的心也慢慢冷了。
他覺得住養(yǎng)老院就挺好,并不一定非要找個老伴。
當初發(fā)妻去世之后,他很是寂寞。日日無精打采,不知道給誰說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在老茍的張羅下,他開始相親,找對象,希望可以慰藉余生。
可是這幾個對象,有的圖錢、有的絕癥、有的強勢、有的不愛自己。
老沈突然發(fā)現(xiàn),找對象這件事也是一種虛幻。
內(nèi)心的孤獨是無法被別人慰藉的,人生最后的路只能自己一個人去走。

聶娟娟說:自己老公很早就去世了,后來兒子去了國外,身邊的人都在一個一個慢慢地離開,對分分合合,都看得很淡了。
后來她癌癥轉(zhuǎn)移,給沈卓然留了一封信,就跟兒子去了國外。
信的最后,她說:勿念,勿回。
我想,老沈那一刻應該已經(jīng)悟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你想試著留住一些人,到最后,發(fā)現(xiàn)誰也留不住。
很多人說老伴老伴,少年夫妻老來伴,可是真到了歲數(shù)才發(fā)現(xiàn)能慰藉余生的,只有自己。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我們都是彼此的過客。
明白這一點,人才能學著向內(nèi)生長,向內(nèi)安放。
06
《我的后半生》是在一片歡快中結束的。
結局聚餐的時候,所有人一起舉杯合唱:
敬友情,敬無常,敬生命中每一次的分離,敬忘卻,敬衰老,敬無垠的宇宙……
敬好的,也敬壞的;敬美的,也敬丑的;敬相聚,也敬無常。

老年人的生活,是一場兵荒馬亂。中年人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
他們的愛情和婚姻,失業(yè)與背叛,孤獨與渴望,衰老和死亡,都被這部劇一一呈現(xiàn)。
人生是一場修行,好的壞的都是。人生是一場經(jīng)歷,美的丑的都有。
點個贊,接納一切,看清一切。
看清世界的本相,看清生活的真實,也許就能少一點怨懟,少一些遺憾,活得更加清醒,更加平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