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3日,三千多人擠在泥濘的村道上,傘挨著傘,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而他們送別的卻是一個賣紙巾的老人!

更奇怪的是:他的棺材紅得像團火,而白發(fā)老伴一身素縞
靜靜坐在棺前,像是在等一個遲到的約會……

“許老板走了,但他給全村發(fā)的‘養(yǎng)老錢’,明天還會到賬。”
賣菜阿姨一句話,揭開了這場葬禮最戳心的秘密。

一、一個老板憑什么讓全村人“淋雨”送行?
葬禮那天的后林村籃球場,成了全福建最特殊的“課堂”!
80歲阿婆拄拐杖蹚水,褲腿濕透也不肯走:
“他每月給我700塊,十年沒遲過一天!”

年輕媽媽一手抱娃一手撐傘:“我婆婆的養(yǎng)老金,比親兒子給得還準(zhǔn)?!?/p>
外村人翻山趕來:“來沾沾許老板的福氣,這人厚道?。 ?/p>
但誰能想到,這個被稱為“閩南慈善第一人”的爺爺,13歲時連書包都買不起?

二、從放牛娃到“中國紙巾之王”
許連捷的人生,真的可以稱得上逆襲典范!
13歲時就輟學(xué)放牛,全家8口擠在狹隘的土房子,每天還要走上兩小時山路砍柴換米。

21歲時只借到500塊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跑運輸,連人帶車翻進溝里,血本無歸。
直到35歲他才孤注一擲,看到進口衛(wèi)生巾賣20元一包,他咬牙研發(fā):“必須讓老百姓用得起!”

有網(wǎng)友曾做出詳細對比,當(dāng)年外國的品牌大概在20元一包 ≈ 工人一天工資
而他造出的“心相印”:1元一包 ,讓中國不少的女性用紙成本降低

三、紅棺白衣
葬禮上有三個細節(jié),直接讓網(wǎng)友破防:
- 妻子的“違約”孝衣:按風(fēng)俗,老伴無需戴孝。

可70歲老太太依舊白衣素服,守靈3小時,
手指一直摩挲棺木,就像是在整理愛人最后的衣領(lǐng)。

- 長子致辭突然哽咽
“爸最后說不出話,卻總指墻上‘誠信贏天下’的牌匾……”臺下觀眾瞬間哭聲一片。


- 安踏老板含淚爆料:“他拉著我們做公益,說‘錢散人聚’才是真本事?!?/li>

據(jù)當(dāng)?shù)孛袼子涊d,紅棺材是閩南地區(qū)“喜喪”最高禮遇,象征圓滿人生。
而白衣守靈則是罕見習(xí)俗,寓意著“來世再續(xù)夫妻緣”。

四、比錢更貴的遺產(chǎn)
翻開他生前最后的朋友圈,兩條動態(tài)格外扎心。
4月1日,一筆50萬的轉(zhuǎn)賬截圖,備注欄簡單寫著:
"孩子買新書包"。

收款方是晉江聾啞學(xué)校,這里的孩子從不知道!
每年換季的新校服、教室里突然多出的鋼琴,都來自一位老伯伯。

4月10日,發(fā)給長子的語音提醒還掛在對話框:"23號記得打養(yǎng)老錢。"
而就在七天后,他永遠閉上了眼睛。

據(jù)村民描述,老林在八十年代,廠里發(fā)不出工資,他挨家挨戶打欠條。
后來不僅全還上,還多塞一沓的利息。
最狠的商人,往往最講江湖義氣。

結(jié)語
原來人活一世,最風(fēng)光的排場不過是:
當(dāng)你不能再給予,還有人對著你的照片說:“許伯伯,錢收到了……”

(看完別急著走,點贊轉(zhuǎn)發(fā),讓更多人相信——好人真的有好報?。?/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