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中,很多家庭表面上風平浪靜,日子也不算差,但就是攢不下錢,一年到頭東拼西湊、月月透支。
細細一看,并不是收入不行,而是家里總有“短板”在漏水。
正如經(jīng)典的“木桶定律”——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
家庭聚不聚財,靠的也不是某一個人拼命掙錢,而是全家人能不能把財留住。
一個家庭想要財運長久,一定要避開這三塊“短板”。哪怕只中一個,財富都會悄悄從你手里溜走。

01
家里有人亂花錢,是最大“漏水口”。
很多家庭掙錢不少,可就是攢不下來錢。問題常常出在“開銷”上,尤其是家里總有一個人消費無度,不知節(jié)制。
我有個朋友,夫妻倆都上班,收入算中等偏上。
可到月底兩個人一算賬,幾乎是一毛不剩。
原因很簡單——妻子熱衷各種購物節(jié),丈夫又喜歡請客吃飯,家里的錢就像流水一樣“嘩啦啦”往外跑。
你看,家里再有一個能掙錢的人,也扛不住另一個人亂花錢。
就像一個桶里有塊板子特別短,水總是從這塊口子流出去。其他人再努力,也只是白費功夫。
一個家庭要想聚財,必須全員有“守財意識”,有人掙錢是本事,能把錢守住才是硬道理。

02
家里觀念不統(tǒng)一,錢就會越花越亂。
一個家庭,不怕貧窮,就怕意見不合。
特別是在花錢這件事上,夫妻觀念不同,父母子女觀念不同,就容易產(chǎn)生內耗。
比如說,父母覺得房子是用來住的,孩子卻非要貸款換大房子;
妻子想存錢養(yǎng)老,丈夫卻覺得投資理財是王道;
你想買個實用冰箱,他偏要買個幾萬塊的“大牌子”。
這時候,錢不是用在刀刃上,而是用來“博弈”,最后錢沒了,人也鬧心。
我認識的一對中年夫妻,家里為一輛車的購置意見吵了一個多月。
丈夫想買二手車,妻子非得貸款買新車。最后貸款買了,日子一下緊張到連飯都吃不安生。
一個家庭,要想留住財富,得有共同的“理財大腦”。
一家人朝著一個方向努力,錢才能攢得穩(wěn)、花得值、用得安心。

03
家里沒人有“財商”,只會掙錢不會理財。
有些家庭,賺錢不難,難的是不會打理。
就像一個人挑水進屋,卻找不到桶,最后水全流走了。
很多人以為,只要努力工作就萬事大吉,可現(xiàn)實是——光靠蠻力不夠,得靠腦子。
我樓下那位阿姨,年輕時夫妻倆一個月能掙一萬多,在當年算高收入。
可因為沒有儲蓄意識,投資也不懂,錢全花在吃喝用度上。
現(xiàn)在退休了,沒存款、沒理財、也沒其他額外收入,全靠養(yǎng)老金過日子,捉襟見肘。
她嘆了口氣說:“早知道當年省點,買套房,現(xiàn)在都不用愁了?!?/p>
會掙錢的人不稀奇,會理財?shù)娜瞬胖靛X。
一個家庭里,至少要有一個人有點財商,懂得儲蓄、懂得規(guī)避風險,懂得為將來打算。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