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對于“大罷免”,臺北市長蔣萬安痛批民進黨不公不義、毀壞臺灣地區(qū),并呼吁民進黨停止濫用司法政治追殺,同時提議臺立法機構推動“倒閣”。蔣萬安再次強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稱“倒閣”是反攻民進黨的起點。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重申,中國國民黨從未排除“倒閣”選項,但“倒閣”目標是賴清德,不是其(控制的)“稻草人”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
全臺罷免潮席卷校園,在大學等校園,一些學生設立聯(lián)署站,或規(guī)劃“快閃活動”,甚至提供收件并協(xié)助轉交到罷免站的服務,遭質疑政治入侵校園。以臺灣大學為例,校園內天天都有兩處聯(lián)署站,并利用大學生常用的社交平臺進行宣傳。臺灣政治大學還傳出有學生在圖書館一樓發(fā)起聯(lián)署活動,在校方看來所有活動申請都應提前申報,并說明性質、時間、影響程度等,以兼顧其他使用者的權益,結果被一些學生認為是“有意刁難”。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某營發(fā)起的聯(lián)署攤位也已經擺到了清大、中山等大專校院,大肆收聯(lián)署書、貼大字報。對進校園擺攤“罷免”的綠營團體和主張罷免的學生,有教授批評是“綠蟾蜍”,被有關人士反控“霸凌”。臺灣中山大學內的“挺罷免”海報被撤除,校方被學生會質疑侵犯言論自由。
臺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鄭英耀卻稱,校園“言論自由”是臺灣高教的重要資產,對于學生在校園擺攤予以尊重。但此言引發(fā)島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質疑,罷免國民黨民代的連署攤位明目張膽的進入校園,鄭英耀拿出“言論自由”的大帽子表達支持。讀書人要有氣節(jié),不能隨波逐流,更不能討好執(zhí)政者。有這樣的臺教育部門負責人,大學的脊梁都被壓斷了。趙少康說,在校園設立罷免連署站已經不是“言論自由”,而是政治行動。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33.8%受訪者支持“大罷免”,59.3%受訪者反對,表態(tài)強烈支持的受訪者占比達20%,強烈反對者有37%。“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臺灣社會主流民意不贊成“大罷免”,過去一個月民進黨與民團全面推動“大罷免”,只獲得有限效果,甚至激起更多人反對。
而對外方面,特朗普宣布要對臺灣地區(qū)加征32%的關稅,而賴清德非但承諾“不報復”,反而還要給美國送上2000億美元的投資。美國是臺灣地區(qū)第二大出口市場,關稅實施后,臺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63%,等于GDP收縮約3.8%,這絕對是臺灣地區(qū)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經濟危機。賴清德對美國“奴顏婢膝”,各種迎合它的政策,即使出賣臺灣人民的利益,造成經濟下滑,也在所不惜。在關稅“大棒”面前,他不想辦法解決經濟危機,反而對內大搞“大罷免”,絞盡腦汁的排除異己。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島內媒體人吳東昇認為,民進黨此舉實為本末倒置,不僅違背民意,更可能導致臺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吳東昇直言,期待民進黨以臺灣地區(qū)整體利益為重、暫停政治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以民進黨的黨性而言,要他們以臺灣大局為重、拋開政黨斗爭、團結一致對外,他認為這是緣木求魚,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民進黨繼續(xù)堅持推動“大罷免”,不僅會進一步撕裂臺灣社會,還會削弱臺灣地區(qū)應對外部經濟挑戰(zhàn)的能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