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wǎng)財經(jīng)4月24日訊 4月23日,由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主辦,北京中萱時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學好英語·講好中國故事”亞太青少年中國文化全球宣講活動于京啟動。

(啟動儀式)
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副主任王漢平于會致辭稱,希望青少年做中華文化學習者,做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做文明互鑒的踐行者;希望青少年通過本次活動,以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向世界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jù)介紹,本次宣講活動以“最美中國神話——以世界語言,傳東方神韻”為主題,將面向亞太地區(qū)7歲至22歲青少年征集英語演講作品,再通過全國展演、線上展播等形式,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從而引導青少年更好運用國際化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對于其重要意義,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全國基礎(chǔ)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常務(wù)理事長張連仲指出,外語教育需要兼顧語言學習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文化性,需要加深認識文化的長久育人作用,實現(xiàn)用外語理解和介紹中國的目標,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不僅要熟用語言,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新一代中國人。
“應充分認識到外語教育在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中的作用?!弊鳛橛⒄Z教研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英語教研員陳新忠表示,要積極探索如何將中華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挖掘更多適合英語教學的中華文化素材,豐富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
事實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與新版英語教材進行了深度融合,教育部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原組長、中小學英語教材主編劉道義表示,新教材特別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致力于增強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與文化自信的堅定。

(英語短劇表演《愚公移山》)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xiàn)場,來自北京市順義區(qū)裕龍第二學校的學生代表對經(jīng)典神話《愚公移山》用英語編排后進行了演繹,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大學生代表也分別用英語講述了神話故事《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具表現(xiàn)力的演出和張力拉滿的演講不僅贏得現(xiàn)場觀眾的連連掌聲,也得到了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會后,承辦方負責人汪勝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將通過更多樣的形式來豐富活動,逐步將中國故事、中國理念、中國智慧融入至英語學習和交流應用,讓中國青少年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用堅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場,吸引更多外國友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感受中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