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上線以來,集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公益幫扶于一體的“江津家事速配”平臺,已覆蓋多個老舊小區(qū),累計完成訂單1.2萬單,用戶滿意度高達98.6%。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手機下單8分鐘,保潔阿姨就上門!”重慶江津區(qū)鼎山街道長風社區(qū)居民王阿姨舉起手機,向記者展示“江津家事速配”平臺的訂單界面。屏幕上,服務人員的健康證、培訓證書、用戶評價一目了然?!霸俨挥猛惺烊苏冶D?,就像點外賣一樣方便!”她笑著說。

找服務不必“碰運氣”

“過去居民找服務靠‘碰運氣’,現(xiàn)在靠‘算法匹配’?!痹撈脚_技術負責人介紹,通過構建“需求畫像庫”和“服務資源池”,系統(tǒng)能根據(jù)服務資質、實時位置、用戶評價等維度,智能推送最合適的家政人員,平均響應時間僅8分鐘。

目前,該平臺已整合200余名持證人員,涵蓋維修、保潔、母嬰護理等20余類服務,并引入保險保障和全程追蹤功能,徹底破解了傳統(tǒng)家政“信任難”的痛點。

全職媽媽變“金牌月嫂”

在家政實訓基地,學員李女士正練習嬰兒撫觸手法?!皡⒓油昝赓M培訓后,我成了育嬰員,月收入3500元,還能兼顧家庭?!毕袼@樣的學員還有很多。目前,鼎山街道已組織250人參加培訓,并幫助他們實現(xiàn)靈活就業(yè)。通過“公益培訓+訂單對接”模式,為下崗職工、全職媽媽等群體賦能,半年帶動轄區(qū)新增就業(yè)217人,服務投訴率下降76%。

“智慧平臺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社區(qū)‘造血’的新引擎?!遍L風社區(qū)黨委書記任家維表示,通過市場化運營,平臺既補齊了老舊社區(qū)服務短板,又創(chuàng)造了可持續(xù)的就業(yè)崗位,讓基層治理從“政府輸血”轉向“自我造血”。

智慧便民圈越畫越圓

除了商業(yè)服務,平臺還織密社區(qū)“溫情網(wǎng)”:為獨居老人免費安檢家電、組織金牌月嫂進社區(qū)授課、發(fā)起“鄰里幫幫團”結對幫扶困難家庭……

“技術要有溫度,服務要有深度。”該平臺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開發(fā)“家政信用地圖”,并拓展適老化改造、家庭醫(yī)生簽約等增值服務,讓智慧便民圈越畫越圓。

上游新聞記者 劉波 通訊員 程雅琦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