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4日訊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體系有效融合,近日,濟南高新區(qū)城市管理部在轄區(qū)設置多處“兩網融合”流動回收服務站點,有序開展可回收物回收活動,積極引導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目標,構建綠色、低碳生活環(huán)境,助力“無廢城市”創(chuàng)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深化“兩網融合”流動服務,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城市管理部工作人員在舜華路街道鳳凰國際南區(qū)的“兩網融合”流動回收點,通過發(fā)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明白紙的方式,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四分類”投放規(guī)范和可回收物全品類回收范圍,引導居民自覺養(yǎng)成生活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同時,攜手高新區(qū)“兩網融合”可回收物分揀中心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便民進社區(qū)回收活動,現場對居民家中閑置的廢舊電動車、家電、紙箱等各類可回收物品進行全品類回收,將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實踐深度融入居民生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展可回收物收集活動,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效率

城市管理部在孫村街道翡翠雅郡南區(qū)設立臨時可回收物收集點,實行規(guī)范的回收流程,提供“一站式”稱重計價服務,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效率,從源頭做好資源化利用;同時,積極向居民推廣“物盡其用”的環(huán)保理念,使居民深刻體會到生活垃圾分類的實際效益和重要意義,充分展現“兩網融合”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模式,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環(huán)保實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推廣“源分類”回收小程序,增強便民化回收服務效能

為提高“兩網融合”回收服務效率,城市管理部還加強“源分類”回收小程序推廣應用,居民通過小程序進行線上積分兌換生活用品,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居民及時處理家庭閑置可回收物品,并獲得實質性回饋,有效解決居民處理生活垃圾的難題,為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垃圾減量和資源化處理構筑基礎。

濟南高新區(qū)城市管理部將持續(xù)統(tǒng)籌調配社會資源,優(yōu)化回收網點布局,扎實開展“兩網融合”可回收物回收行動,打造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高效化的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為構建綠色、宜居、溫暖的城市環(huán)境注入動力。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通訊員 李玉燕 于京翔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