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洛神賦》中用華麗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極其貌美,讓人心生向往。

很多人認(rèn)為曹植描寫的這個洛神就是曹丕的妻子甄宓。

然而,這個美妙絕倫的“洛神”卻死的不明不白、莫名其妙,正史對這件事諱莫如深,那她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1

甄宓嫁給曹丕算是“二婚”,她一開始是袁紹二子袁熙的妻子,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大軍攻破了鄴城,袁尚和袁熙逃到烏桓,曹操接管了袁紹的“后宮”。

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說法,鄴城被攻破后,曹丕率先趕到了袁紹府,他在接管袁紹女眷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甄宓,頓時被甄宓的美貌折服,就央求曹操將甄宓納為妻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的說法,曹操早就聽聞袁熙之妻甄氏美貌絕倫,一直心向往之,等到攻破鄴城后,急吼吼的要召見甄宓,沒成想被曹丕捷足先登,曹操憤憤的說“今年破賊正為奴”,意思是老子辛苦打仗,沒想到便宜了你小子?!妒勒f新語》還認(rèn)為這正是曹丕遲遲不被立為太子的原因。

另據(jù)野史記載,除了曹操曹丕外,曹植對甄宓也垂涎三尺,理由就是上面說的《洛神賦》?!堵迳褓x》原名《感鄄賦》,而古代“鄄”通“甄”,洛神賦中描寫的又是洛水之神宓妃,這不就是寫的甄宓。

曹叡即位后,覺得《感鄄賦》犯了自己母親的諱,太露骨,所以把名字改為了《洛神賦》,此舉反倒做實了曹植暗戀嫂子甄宓。

電視劇《軍事聯(lián)盟》采納了這個說法,就在劇中編排曹植和甄宓互相愛戀,導(dǎo)致兄弟鬩墻,為奪嫡之爭增加了故事性。

一個女人,讓父子三人神魂顛倒,足見其魅力所在。

2

曹丕篡漢自立后,遲遲沒有立皇后,按照當(dāng)時的情況,甄宓是他的發(fā)妻,又為他生育長子曹叡,理所應(yīng)當(dāng)被立為皇后。

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曹丕決定冊封甄宓為后,但甄宓反復(fù)三次拒絕,曹丕看甄宓心意堅定,就沒有堅持立她為后。這個記載在《魏書》中太過突兀,裴松之也認(rèn)為不大可信。

《三國志》記載,當(dāng)曹丕登基稱帝后,山陽公(就是漢獻(xiàn)帝)就把自己兩個女兒獻(xiàn)給了曹丕,曹丕也開始寵幸郭貴嬪(后來的郭皇后)、李貴人、陰貴人。突然有這么多的女人需要寵幸,曹丕自然忙不過來,對甄宓也就日漸冷落。

甄宓內(nèi)心失意,就發(fā)了一些牢騷,結(jié)果曹丕大怒,居然“遣使賜死”。

甄宓死后,曹丕下令,把甄宓“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下葬,這是一種惡毒的葬法,意味著死者的靈魂將無處申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甄宓之死有違常理,莫名其妙。曹丕堂堂一個帝王,因為妃嬪說幾句怨言,就把她賜死,豈不是太過殘暴?況且這個妃嬪生育皇長子,就這么把皇長子的生母草率的處死,這讓皇長子如何立足朝堂?

陳壽在記載此事時,諱莫如深,所以惜字如金,用“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給此案定性。

這個記載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情,她的死肯定另有隱情。

3

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記載,甄宓之死是因為郭貴嬪的構(gòu)陷,郭貴嬪想當(dāng)皇后,但不論是年資還是貢獻(xiàn)(郭貴嬪無子),都不夠格被冊封為皇后,只有把最有資格當(dāng)皇后的整死,她才有希望。

這個記載比較符合邏輯,但是曹丕因為幾句讒言就賜死甄宓,似乎也有點難以置信。

曹丕文韜武略俱佳,總不至于被幾句枕邊風(fēng)迷惑了心志,所以甄宓之死不是郭貴嬪構(gòu)陷這么簡單。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推測看似荒誕不經(jīng),但卻符合甄宓暴死的邏輯?!妒勒f新語》認(rèn)為,甄宓在改嫁給曹丕的時候,已經(jīng)懷有袁熙的骨肉,在嫁給曹丕的當(dāng)年就生下了曹叡。所以曹叡并不是曹丕骨血,而是袁氏遺孤。

曹操攻破鄴城,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而曹叡也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出生,這時間點也太過尷尬,曹丕再是神人,也不可能這么速度讓甄宓懷孕。

曹操攻破鄴城和曹叡出生時間記載都出自正史,這個記載要么是史官弄混了時間,要么就是故意這么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這個推測,應(yīng)該是甄宓在失寵的時候,跟曹丕發(fā)脾氣,故意說“曹叡都不是你的孩子”、“你曹丕頂著個綠帽子在為袁氏養(yǎng)孩子”之類的話,這才讓曹丕勃然大怒,必須立即賜死甄宓,且對其“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好讓她別再胡說八道。

曹丕這算是“去母留子”,他選擇曹叡舍棄甄宓,也算是“父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