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13 年,命運的巨輪無情地駛向終點,太平公主迎來了她生命的最后時刻。被李隆基賜死的前夕,她滿心悲戚,向這位親侄子哀求道:“念在我曾助力你登上皇位的份上,饒我兒子一命吧。” 然而,李隆基卻只是冷冷地哼了一聲,言語如冰刀般鋒利:“姑姑,難道您連斬草除根的道理都沒聽過?” 那一刻,太平公主眼中滿是悔恨的淚水,就此終結(jié)了她波瀾壯闊卻又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唐朝的歷史長河中,太平公主無疑是最為耀眼的那顆星之一,可令人唏噓的是,她最終竟喪命于親侄子之手?;仡櫵囊簧q如乘坐過山車一般,從備受爹媽寵愛的掌上明珠,逐步成長為朝廷中權(quán)勢滔天、說一不二的女強人,卻在最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jié)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平公主自出生起,便含著金湯匙,盡享世間榮華。她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母親則是后來登基稱帝的武則天。彼時,武則天尚未君臨天下,但這對夫妻早已將這個寶貝閨女視作心頭摯愛,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皇宮之中,哥哥姐姐們無一不對她疼愛有加、處處相讓。甚至當吐蕃國王派遣使者前來求親時,武則天實在舍不得女兒遠嫁他鄉(xiāng)受苦,不惜大興土木修建道觀,讓太平公主暫作假道士,以此巧妙地回絕了和親之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十六歲那年,太平公主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嫁給了表哥薛紹。這薛紹乃是城陽公主的親生兒子,與李家血脈相連,親上加親。他們的婚禮奢華至極,場面之宏大令人驚嘆。無數(shù)火把將長安城照得如同白晝,那熾熱的火光甚至將路邊的樹木都烤得蔫了下去。婚后,小兩口恩恩愛愛,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七個春秋,還孕育了四個可愛的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薛紹的哥哥跟隨瑯琊王李沖起兵造反,武則天得知后,毫不猶豫地將薛紹投入大牢。太平公主心急如焚,拖著身懷六甲的身子,長跪在宮門口苦苦求情,淚水幾乎哭干,可終究未能改變命運的安排,薛紹還是在獄中被活活餓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沉重打擊,如同一記猛錘,徹底敲醒了太平公主。她終于明白,在這波譎云詭的皇宮之中,僅僅依靠撒嬌賣萌根本無法立足,唯有牢牢掌握權(quán)力,才能擁有生存的保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武則天,又急于為女兒尋覓新的歸宿。起初,她相中了武承嗣,可后來嫌棄對方身體抱恙。于是,她狠心設(shè)計害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強行將女兒許配給了這位侄子。太平公主心里清楚得很,母親這是將她的婚姻當作了政治博弈的棋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武則天稱帝期間,太平公主并未安于現(xiàn)狀。她與上官婉兒等人在后宮之中翻云覆雨,積極協(xié)助母親整治那些不聽話的大臣,在朝廷中逐漸嶄露頭角,積累起了一定的勢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待武則天年事漸高,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趁機把持朝政,擾亂朝綱。太平公主果斷與宰相張柬之聯(lián)合,發(fā)動了著名的 “神龍政變”,成功將武則天趕下皇位,扶持自己的三哥李顯登上了龍椅。這場政變堪稱漂亮,朝廷為表彰她的功績,賜予她 “鎮(zhèn)國太平公主” 的尊號,食邑五千戶,待遇遠超親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好景不長,李顯竟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下毒謀害。太平公主再次挺身而出,與侄子李隆基攜手發(fā)動 “唐隆政變”,一舉將韋氏勢力徹底鏟除。經(jīng)此一役,太平公主的權(quán)勢達到了巔峰,她的三個兒子皆被封王,朝廷中的七位宰相,有五位都是她的心腹。彼時的太平公主,已然成為長安城舉足輕重的人物,跺一跺腳,整個長安城都要為之震動。

然而,權(quán)力的誘惑終究還是讓這對姑侄走向了決裂。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太過精明能干,成為了她稱帝路上的巨大阻礙,于是便整日在哥哥李旦面前詆毀太子。李旦本就性格軟弱,當皇帝當?shù)妙H為憋屈,索性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自己跑去當太上皇,以求清閑。

李隆基終于等到了機會,趁著太平公主尚未有所行動,他果斷先發(fā)制人,將太平公主一舉拿下。最后的場景,實在令人感慨萬千。太平公主無奈之下,躲進終南山的寺廟之中,試圖逃避命運的審判,可僅僅過了三天三夜,便還是被人揪了出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臨死之前,太平公主滿心悲戚,哀求侄子能夠放過自己的兒子。但李隆基卻冷酷地回應(yīng):“姑姑,您難道沒聽說過斬草要除根嗎?” 這句話,如同致命一擊,徹底粉碎了太平公主最后的希望。

回顧太平公主的一生,從備受寵愛的金枝玉葉,到權(quán)傾朝野的風(fēng)云人物,卻最終連個全尸都未能留下。究其根源,皆是權(quán)力惹的禍。她與李隆基這對姑侄,早年也曾并肩作戰(zhàn),攜手共進。但龍椅只有一把,身處權(quán)力的漩渦之中,注定只能有一個勝利者。太平公主的錯誤在于,她過于像自己的母親武則天,一心渴望成為第二個女皇帝。

可她卻忘了,武則天乃是千年一遇的傳奇人物,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與果敢的決斷力,又豈是常人能夠輕易效仿的?更何況,彼時的李隆基正值年富力強,雄心勃勃,又怎會容忍一個姑姑在身邊對自己指手畫腳,阻礙自己的宏圖霸業(yè)?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太平公主能夠安于現(xiàn)狀,不被權(quán)力的欲望所吞噬,或許也能安享富貴,做一個逍遙自在的閑人。但她自幼生長在皇宮之中,見慣了宮廷內(nèi)的血腥爭斗與權(quán)力角逐,母親武則天殺伐決斷的行事風(fēng)格,早已在她的骨子里種下了爭權(quán)奪利的種子。而薛紹的悲慘遭遇,恰似一根導(dǎo)火索,徹底點燃了她心中潛藏已久的野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權(quán)力,就像是一個無法掙脫的魔咒,一旦沾上,便難以擺脫,人們往往會為了追逐它而爭得頭破血流,直至萬劫不復(fù)。縱觀太平公主的一生,前半生如同被父母精心呵護的金絲雀,而后半生則化身成為朝堂上威風(fēng)凜凜的母老虎。她與李隆基之間的恩怨情仇,歸根結(jié)底,不過是李唐皇室的傳統(tǒng) —— 為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即便是親爹親娘,也能瞬間反目成仇。

如今看來,這樣的故事著實殘忍。但在那個封建的帝王時代,皇宮之中又哪里有真正的親情可言?今日還是和睦相處的叔侄,明日便可能拔刀相向,兵戎相見。只能說,太平公主的悲劇命運,皆因她生在了帝王之家,又攤上了武則天這樣一位強勢的母親,想要太平,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