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散文|油菜花開看漢中
陜西|周禮
恰是漢中油菜花開的季節(jié),我們與高君兩口相約,也來個說走就走的旅游。四十年前,我和同學們背著羅盤和榔頭,唱著地質之歌來漢中梁山實習,我們乘坐的大轎車從西安出發(fā)經寶雞到漢中,用了整整一大天的時間。在跨越秦嶺時,盤山公路和鐵路交替盤行,火車繞到轎子車頭頂時,乘客就向我們揮揮手,轎車爬到火車頭頂時,我們就像火車上的乘客揚揚帽,感到十分得的開心。那時真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同學們相互照顧,男同學給女同學背包,體力好的給弱點的背,真是高興快樂。“老王,快看油菜花!”妻一句話打斷我的回憶,動車已經進入洋縣境內,眼前是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被村莊樓房、樹木、電線桿、道路、池塘所穿插點綴,偶有平坦的山坡,更顯油菜花海的立體感,快速閃過的風景就像一幅徐徐展開濃艷的水彩畫長卷。
從西安到漢中僅一個多小時,還是老規(guī)矩每到一個城市先去博物館看看。漢中博物館建在古漢臺上,是漢王劉邦在漢中的行宮所在,是以人工夯土修建的具有典型秦漢模式的高宮廷臺建筑,臺高僅7米,由自南而北逐級升高的三個院落組成,博物館標志性的建筑物是望江樓,南宋時修建并保持其風格。鎮(zhèn)館之寶石門十三品陳列在南院的西側廂房,東側廂房內陳列褒斜古棧道。石門十三品是分布在古褒斜道褒谷石門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間上十三方摩崖石刻總稱,傳說“滾雪”是曹操的遺跡,上世紀70年代因漢中興建石門水庫時遷移安置于此,“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的棧道就是指的褒斜棧道。
中午,我們到漢中人家吃過招牌菜雙炒魚,口感川味十足。稍微休息,打的到拜將壇,是漢中博物館的一部分,也是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歸宿”地。這個始建于公元前206年,劉邦筑壇拜韓信為大將,統(tǒng)帥漢軍重任的標志,它見證了劉邦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用人智慧,也體現(xiàn)了韓信的軍事才能,此壇成為漢中乃至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參觀完拜將臺展廳,給我印象至深的是余秋雨的感言,大意是說:我是漢人,我說漢語,我寫漢字,因為我們曾經有一個強大的王朝——漢朝。兩漢朝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鎮(zhèn),那就是“漢中”。這兒的山水都成了歷史,而這些歷史都成了我們民族的故事。我有一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都把漢中當作自己的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了一次家??吹礁S劉邦打天下的幾乎都是吳地人,可謂漢中搭臺吳人唱戲。如今,怎樣才能做好讓世界搭臺漢人唱戲?這同樣需要借鑒古人的智慧。
翌日,我們先來到皇塘村,這里的油菜花不像洋縣油菜花那樣布滿梯田顯得立體感十足,道似江南水鄉(xiāng)倒影滿屏,緩緩的山丘上有彩色木屋、旋轉的風車,既呈現(xiàn)歐式的油畫風情,又不失明艷的水彩雅韻。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蜂飛蝶舞,詩情畫意。國人以黃色為尊貴,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昔漢之圣地,今既賞心悅目促進旅游,又經濟實惠,感謝政府搭臺人民唱戲!
武侯祠位于勉縣縣城,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它是唯一一座由蜀漢后主劉禪下詔修建的祠廟,成中軸對稱,大門朝北,寓意諸葛亮北伐的意志和決心。剛進入祠內,氣勢恢宏的牌樓“漢丞相諸葛武侯祠”映入眼簾,牌樓前地面有一條約4米寬、東西走向、由石條鋪成川陜大道遺址。祠內古木參天,宮殿威嚴,抱柱楹聯(lián),碑刻林立,一磚一瓦,仿佛訴說著曾經戰(zhàn)馬嘶鳴、刀槍驚魂的場面和輝煌的歷程。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跡甚多,近代愛國名將馮玉祥、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等都在此留有墨寶,嘉定皇帝親筆御書的“忠貫云霄”金匾尤為珍貴。東西轅門,建在川陜古道上,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智慧和忠貞化身諸葛亮的敬意。四十年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東廂房里岳飛草書《前后出師表》石刻,相傳岳飛于行軍途中,因雨夜宿南陽武侯祠,讀到諸葛亮《前后出師表》,感懷其北伐壯志未酬,結合自身抗金境遇,加之與諸葛亮忠貞精神的共鳴。揮淚書寫《前后出師表》,借書法抒發(fā)對朝廷議和派的憤慨、北伐未竟的郁結,跋文“揮涕走筆,不計工拙”足見抒發(fā)了其激昂悲愴的心境。祠內還有漢柏、漢桂、旱蓮、銀杏等古樹名木,早年種植的64顆漢柏,與八卦陣相關,現(xiàn)存16顆(樹齡在1700年以上)。旱蓮是世界稀有花木,現(xiàn)被定為漢中市市樹,滿街路燈的造型就是旱蓮花。
漢中之所以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理由很簡單,自古都是爭奪關中和中原,中原腹地四塞之地為上當(冀州)、關中、蜀中和江東,漢中連著關中和蜀中。秦正是有了關中和蜀地這大糧倉,方才席卷天下,統(tǒng)一六國;漢高祖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才入咸陽;諸葛亮也是擁有漢中,才敢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我們僅用兩天時間,就在漢中收獲滿滿。有人說陜北的秦直道是秦時“高速公路”,那我就認為陜南的褒斜棧道就是漢時的“高速通道”,“木牛流馬”也從褒斜棧道駛往戰(zhàn)場。漢中的山山水水,有講不完的故事,凝聚著古人智慧;石木草花,讓人流連忘返,飽含著深情和濃意。有時間再回家看看!
作家檔案
周禮,男,1963年生,中國書協(xié)會員,寧夏書畫促進協(xié)會副會長,陜西省藝術評論協(xié)會會員,西安市金石學協(xié)會會員。曾有多篇散文、書畫評賞及書法作品在《中國藝術家》、《寧夏日報》和《陜西美術》等報刊、雜志及網(wǎng)絡頭條發(fā)表。
文藝輕刊 優(yōu)質原創(chuàng)作品集散地
總顧問:常智奇(著名文學評論家)
顧 問:
郭 平 冰 泉 王永華 姜 毅
編 委:
程莫深 汀 蘭 阿 靜 鄧立鵬
冰 輪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來稿體裁:原創(chuàng)首發(fā)小小說、散文、評論、現(xiàn)代詩。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來稿請用word文檔,文字、標點校對精準。
來稿要求:作品+個人簡介+作者照片+加主編微信:cms_cq26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資訊
本刊圖片來源于網(wǎng)上
▼要事回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