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當局再次在關稅問題上“松口”,釋放了愿意與中方進行溝通和談判的信號。但是,面對特朗普的“糖衣炮彈”,中方壓根沒有上當,說白了,中美關稅談判,現(xiàn)在還沒到時候。
綜合多方的消息,近期,美國方面透露稱,特朗普正準備大幅度降低對華關稅,以此來緩和與中方的緊張關系。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對記者稱,與中國相處得不錯,同中方談判時不會采取強硬態(tài)度。對華145%關稅確實很高,協(xié)議達成后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中方必須同美達成協(xié)議,否則無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達成協(xié)議,就按美方說的辦,美才是定規(guī)矩的一方。
華盛頓的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里,特朗普對著鏡頭宣布:“對中國的145%關稅必須下調! ”

42天!僅僅42天!特朗普對華關稅政策就經歷了從歷史峰值到大幅下降的驚天逆轉。3月11日還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145%的關稅,4月22日就改口稱關稅將會大幅下降。變臉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這真的是一次真心實意的讓步嗎?
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變化莫測,像坐過山車一樣,讓人感覺既興奮又不安。2025年3月11日,他公開宣布要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145%的關稅,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一舉動立刻讓全球市場感到強烈震動。

然而,僅僅42天后,他的態(tài)度卻發(fā)生了巨大轉變,聲稱關稅將會出現(xiàn)“大幅下降”的情況。這種前后矛盾的做法,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引發(fā)各方對未來貿易政策走向的擔憂。
中國外交部10個字回擊,面對美方威脅,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不到24小時就作出回應。“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10個字當天沖上國內外熱搜。
這個政策突然變卦,讓人想起2018年他剛在中美談判上有所進展,就突然增加關稅的操作。全球股市一天之內損失2.5萬億美元的慘痛經歷,大家記憶猶新。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位總統(tǒng)如此反復無常?也許答案就藏在他復雜的各種考慮當中。

特朗普的主要目標包括安撫國內的各大利益群體和提振美國股市。持續(xù)的貿易摩擦已經嚴重打擊了美國的科技公司、工農業(yè)企業(yè),也導致股市大幅下跌,財富大量縮水。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特朗普計劃通過釋放減稅的消息來重新激活市場,以此來贏得背后“金主”的支持,穩(wěn)固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
這意味著他希望用更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來換取關鍵利益集團的信任和資金支持,以此來應對他在國內面臨的挑戰(zhàn)。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加征關稅,迫使別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白宮宣稱許多國家都愿意和美國達成貿易協(xié)議,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許多國家并不買賬。

就連一直和美國關系密切的日本,也不愿意在關稅問題上輕易做出妥協(xié)。雖然印度總理莫迪熱情款待,但印度在關鍵問題上并沒有讓步。美國希望借助與中國的談判,促成全球關稅問題的重大進展。然而,美國這種單方面的想法能否實現(xiàn),目前尚不明朗,還存在很多變數。
這就像美國期望通過友好交流,讓印度和中國改變立場,但結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對特朗普而言,保持“贏家”的姿態(tài)非常重要。為了持續(xù)獲得支持,他必須不斷對外強調美國取得的“勝利”。

如果能在關稅問題上和中國達成一致,他就可以再次宣傳自己取得的成就,從而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政治影響力。這對鞏固其支持基礎至關重要。但這些都只是特朗普政府設下的圈套。美國只是說說要降低關稅,實際上并沒有行動。
即使有些商品的關稅降到35%,對恢復中美貿易的幫助也很小,因為這個稅率仍然非常高,貿易成本依然巨大。這就像給藥丸裹上糖衣,好看卻沒用,中美貿易關系的實質性改善依然遙遙無期。特朗普政府的“妥協(xié)”更像是一種政治策略,而非真正的讓步。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效果不佳,甚至損害了美國經濟,使其陷入困境。這種過度的貿易保護做法,在美國國內引發(fā)了很大爭議,很多人表示反對。
尤其是華爾街的金融人士,他們特別擔心關稅政策會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認為它弊大于利。他們表達了對這一政策的擔憂。

作為特朗普內閣里唯一來自金融界的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多次公開反對過高的關稅政策。他被認為是特朗普團隊里少有的保持理智的人。貝森特曾坦率地指出,高達145%的關稅是行不通的,而且正在嚴重損害美國中小企業(yè)的利益。他的警告是有依據的,并非隨意說說。
他認為過高的關稅政策最終會適得其反,影響美國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根據美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5年4月的前20天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37%。這意味著美國企業(yè)從中國購買的商品明顯減少。

其中,機電產品的進口量下降了41%,服裝進口更是銳減了59%。這表明美國企業(yè)在這些關鍵領域的對華依賴程度正在降低,或者說尋找替代供應商的步伐正在加快。
這些數據清楚地顯示,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進口貿易額的大幅縮減上,也間接影響著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和企業(yè)的運營成本。145%的關稅讓美國消費者感到生活壓力巨大,許多企業(yè)也面臨倒閉風險。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高關稅使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多花費4900美元,物價上漲速度遠超正常情況。

由于無力承擔高額關稅,全美高達80%的中小企業(yè)正走向破產,零售業(yè)單月失業(yè)率也大幅上升12%。即便是特斯拉、波音這樣的大公司,也受到了關稅的影響。
特斯拉公司因為關稅問題,不得不停止從中國進口Cybercab的零件。同時,波音787飛機的生產也因為零件供應不上而遇到大麻煩,生產線幾乎停擺。美國經濟前景也不樂觀,亞特蘭大聯(lián)儲預測明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可能會下滑2.2%,這表示經濟可能出現(xiàn)倒退。

彼得森研究所甚至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達65%,這說明關稅政策正在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經濟陷入困境。種種跡象表明,關稅壁壘正在沖擊著全球經濟的各個方面。
美國揮舞關稅大棒,試圖對中國施壓,但中國表現(xiàn)得非常冷靜和堅定。面對特朗普政府的舉動,中國沒有被迷惑,始終堅持平等對話協(xié)商的原則。中國不接受缺乏誠意的承諾,認為那只是空談。外交部和商務部都明確指出,中美之間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過任何磋商或者談判。

這表明中國在貿易問題上立場明確,不會輕易妥協(xié),決心維護自身的利益。中方認為,重啟有實際意義的對話,重要前提是美國方面拿出誠意,真心實意地愿意平等協(xié)商。換句話說,中美雙方能否重新坐下來認真談,關鍵在于美國是不是真的準備好平等地和中國商量事情,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提要求。
只有美方展現(xiàn)出這種對等姿態(tài),對話才有可能取得進展,否則,對話的意義將大打折扣。面對美國的貿易行為,中國也采取了相應的反擊。針對美國,中國提高了關稅,提升幅度達到125%,主要針對大豆、液化天然氣和汽車等商品,以此回應美國在貿易上的壓制。

中國還在積極尋找新的發(fā)展機會,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了7.8%,跨境電商的交易額更是超過了2.3萬億元,有效緩解了對美貿易下降帶來的沖擊。
中國科技進步不停步,亮點頻現(xiàn)。中芯國際成功量產28納米芯片,這標志著在芯片制造技術上實現(xiàn)了重要突破。寧德時代攜手福特,計劃在美國密歇根州建立電池工廠,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合作,也展現(xiàn)了中國企業(yè)在新能源領域的實力。

這些舉動表明,面對外部壓力,中國有能力積極應對,在全球經濟中尋找新的發(fā)展機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