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里,很多人一提起“親家”,就皺眉。
明明大家是因為子女結了親,有了關系,可偏偏這關系最微妙、最敏感、最容易出事。
表面上是客氣寒暄,背地里一個比一個較勁。
本來兩家人和和氣氣就好,可就是有人一張嘴、一出手,就把好好的場面攪得烏煙瘴氣。
到最后,不光親家反感,連子女也難做人。以下這三種行為,是和親家相處時最掉價的表現(xiàn)。

01
張嘴就比,誰家條件更好。
現(xiàn)實里,最讓人反感的親家,就是動不動就拿自己孩子、家庭條件當資本。
一見面,不是說我家有幾套房,就是炫耀孩子工資多高。
你說一句,她頂十句;你客氣,她較真??粗窳奶欤鋵嵤前祽?zhàn)。
我一個鄰居就遇上這樣的親家。
孩子剛結婚,對方家長就隔三差五上門,非得在飯桌上講“我們家那邊房子現(xiàn)在漲得多快”“我兒子要不是娶你女兒,現(xiàn)在年薪肯定早破百萬了”。
你說這話什么意思?表面套近乎,骨子里全是優(yōu)越感,誰聽得下去?
親家之間,最忌諱的就是“明里攀比,暗里瞧不起”。
你說得多體面,做得再豪橫,別人心里也早已扣上“掉價”二字。
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從不拿物質壓人,而是懂得尊重。

02
總想插手小兩口的生活。
很多做長輩的,一有了親家身份,就忍不住想伸手干預。
今天嫌這家教育方式不對,明天指責對方家風不行。
更有甚者,小兩口吵架了,她比當事人還激動,巴不得站出來當審判官。
我認識一個阿姨,她女兒剛結婚沒幾個月,婆婆就三天兩頭上門指點,“你媽那邊做事不太利索,家教是不是太松?”
女婿一開始忍,后來直接說“不用來指導我們怎么過日子”。
兩家氣氛瞬間降到冰點,親家之間徹底鬧翻,苦的是夾在中間的小夫妻。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長輩,說什么都理所當然。
但忘了,親家只是親戚,不是主角。
你一插手,輕則讓子女左右為難,重則毀了一樁婚姻。
真正聰明的親家,永遠知道分寸,而不是情緒上頭。

03
斤斤計較,占小便宜不嫌丟人。
和親家相處,最忌諱的還有一點,就是小氣、算計、占便宜還覺得理所應當。
吃飯帶走沒吃完的菜,來做客提不動手,逢年過節(jié)就盯著禮金禮品斤斤計較。
你以為別人看不出來?其實早就在背后被笑掉大牙。
我有個親戚嫁女那年,親家母第一次來家做客,飯桌上吃得挺好,走的時候順手把水果、點心都打包走了,連沒吃完的紅燒肉都要帶。
嘴上還說“別浪費,回去我老伴還能吃”。
從那以后,親戚家再也不請她來第二次。表面沒撕破臉,心里早寫滿了“嫌棄”。
做人可以精打細算,但親家之間,太過算計就是掉價。
你省那一口,丟的是整個人情味;你貪那一點,斷的是未來的和氣。
越是親近的關系,越要大度。不然不僅別人煩你,子女也會埋怨你。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