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她是康熙所有漢人后妃出身最高的一個,也是唯一沒有生育子女就被封為嬪位的漢女,曾經(jīng)風(fēng)光一時,最后神秘消失。
她的家族后人也是幾代高官,她的畫像百年之后被人發(fā)現(xiàn),竟然和康熙幾位皇后的畫像放在一起,她是誰,她的身上又發(fā)生了哪些故事。

《龍珠傳奇》李易歡 原型安嬪李氏
她就是康熙時的安嬪李氏,要說安嬪李氏,就得從她的祖父撫西額駙李永芳說起,因為她的家族的所有榮耀,包括她后來的受封,都與這位祖父有著脫不開的關(guān)系。
首降明將 漢人額駙
李永芳在明朝時只是個游擊參將,屬于從五品散官。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宣布正式起兵反明。在攻打遼寧撫順城時,李永芳棄城投降,于是努爾哈赤兵不血刃地占領(lǐng)了明朝第一座邊城撫順城,李永芳也成了第一個公開投降后金的明將。

李永芳投降后,努爾哈赤對李永芳是極力籠絡(luò),任命他為三等副將,統(tǒng)轄撫順城及所降軍民,還將自己第七子阿巴泰貝勒之長女嫁給他。此后,李永芳稱“撫西(即撫順)額駙”,也是清朝第一個漢人額駙。他的9個兒子都做了清朝的高官。
總兵之女 七嬪之首
李永芳第三子剛阿泰(又名壽疇),順治五年(1685年)十一月,因平定明朝降將大同總兵姜壤叛亂有功,被授為宣州總兵。順治八年(1688年),因牽涉到屬下官吏侵吞糧餉一事中,被罷官,不久病逝家。而安嬪李氏,就是他的女兒。
李氏幼年喪父,因此她很可能是在叔叔家長大的。她入宮年份不詳,大多認(rèn)為她可能是在康熙十年(1671年)經(jīng)八旗選秀入宮的,以她的家世之高,很可能一入宮就是貴人。

康熙十六(1677年)年八月,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宮時,遏必隆之女鈕祜祿氏封為皇后,康熙表妹佟佳氏冊封為貴妃。封李氏為安嬪、王佳氏為敬嬪、董氏為端嬪、馬佳氏為榮嬪、納喇氏為惠嬪、郭絡(luò)羅氏為宜嬪、赫舍里氏為僖嬪。
康熙一生,這樣的大封也不過三到四次。而第一次大封,安嬪位就成了七嬪之首,且是這七人中唯一的漢人,又不曾生育子女,與她的家世和地位有關(guān),在她的冊文中也提到了這一點(diǎn),說她“令族鐘祥”,而且當(dāng)時康熙正在平定三藩之亂,康熙此舉應(yīng)該也是安撫漢人的一種策略。
另外一點(diǎn)也說明康熙對她至少還是蠻重視的。

《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安嬪
神秘消失 下落不明
此次封嬪安嬪李氏排在第一位,可謂風(fēng)光一時。
兩年后,生下皇四子胤禛的烏雅氏被單獨(dú)冊封為德嬪。
康熙二十年第二次大封后宮,佟貴妃晉為皇貴妃,惠嬪晉為惠妃、宜嬪晉為宜妃、德嬪晉為德妃、榮嬪晉為榮妃。
安嬪李氏和排在第二的敬嬪王佳氏卻沒有任何影子,此后的史書中也再沒有任何后續(xù)記載,連死亡時間也無從考證,在康熙的景陵妃園寢中也沒有她們的位置。
在清朝守陵官員記載東陵的專著《陵寢易知》及光緒年間馬蘭鎮(zhèn)總兵編纂《昌瑞山萬年統(tǒng)志》中,都沒有其奉安、祭祀等記錄。

清朝守陵官員操作手冊
曾經(jīng)風(fēng)光一時,短短幾年,便再沒有任何蹤跡,生不見人、死不見載。是被處死?被廢黜?被幽禁?還是被驅(qū)逐出宮?一概沒有定論,安嬪就這樣神秘地消失了。
檔案尋蹤 茫茫無際
人們在一份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預(yù)備豬鵝雞等數(shù)目清單》中看到記載說當(dāng)時嬪位有四人,具體是誰沒有說明。但當(dāng)時康熙見于記載的封嬪位的就那么幾個,當(dāng)時已確認(rèn)的有僖嬪以及端嬪,其余二人據(jù)推測可能就是安嬪李氏以及敬嬪王佳氏了。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當(dāng)年與安嬪、敬嬪一起冊封的僖嬪赫舍里氏去世,康熙下令輟朝二日祭悼,并于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奉安入景陵妃園寢。安、敬二嬪依然無任何記錄。

景陵妃園寢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清宮檔案記載稱當(dāng)時嬪位僅有端嬪、和嬪及良嬪,此時的安嬪李氏以及敬嬪王佳氏算是徹底消失了。
在康熙朝的滿文底檔曾記載說康熙的后宮中曾有一位居住在西六宮但未被冊封為妃嬪的扎魯特博爾濟(jì)吉特氏格格,后來被康熙送回了蒙古娘家。
但安嬪及敬嬪已經(jīng)是受封的妃嬪,且家族人都在朝中任職,即使犯錯也不可能被送回娘家的。
畫像現(xiàn)世 疑問重重
北京景山公園內(nèi)有一座壽皇殿,是常年懸掛、供奉自康熙帝起始的清朝歷代皇帝畫像的地方。

壽皇殿
在壽皇殿內(nèi)部原還安置有大龍柜,柜內(nèi)收貯著大批清代帝后妃嬪的各類畫像,在清宮檔案中,皇帝畫像被稱為“圣容”,后妃畫像被稱為“御容”。
1926年至1929年,清室善后委員會對壽皇殿正殿、東西配殿等處物品進(jìn)行清點(diǎn)、造冊時,發(fā)現(xiàn)了藏于東大柜中的安嬪畫像,是一幅穿著素服的半身像,另外還有康熙四位皇后,以及和安嬪同時受封的端嬪和后來的和妃、成妃畫像。
畫像被康熙下令留存,而且和幾位皇后的畫像放在一起,可見安嬪李氏至少應(yīng)該沒有犯下大錯而被康熙剝奪存在。這點(diǎn)參照乾隆皇帝對繼后那拉氏畫像的處理也可推斷。

壽皇殿大柜
在道光朝和宣統(tǒng)朝的《呈列圣位下后妃清單》中,康熙帝位下安嬪和敬嬪都被列入,由此可見,清朝后世皇帝依然承認(rèn)二人的存在。
但二人究竟因何原因突然神秘消失,又死于何時,葬于何處,已經(jīng)是一個謎案了。
尤其是安嬪李氏,她的家族子孫還陸續(xù)與清朝宗室聯(lián)姻,還曾出過幾位高官。
五叔巴顏娶了努爾哈赤第一子褚英的長子安平貝勒杜度之女,孫子天保也就是安嬪的侄子還娶了納蘭明珠之女,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妹妹。
八叔娶了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孫女,老爹娶女兒,兒子娶孫女,父子倆和阿巴泰一家真是關(guān)系匪淺。
后來李永芳的四世孫李元亮和其子李侍堯都曾在雍正、乾隆時期出任高官。
只是再沒有李氏家族的女兒入宮為妃,這位神秘消失的安嬪李氏也成了家族中不可言說的人物。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參考資料:《清史稿》《滿清實(shí)錄》《清史列傳?貳臣傳》《陵寢易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