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楊振華 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計劃正式發(fā)布,邀請到4位院士專家領銜設計團隊,10位更新、建筑、文化、藝術等領域的頂尖專家組成專家顧問團,還集結了百余位來自設計、文化、商業(yè)、藝術等各界的專家學者和運營團隊,構建起強大的古城更新人才庫,共同描繪惠州古城更新的未來圖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惠州,古稱循州、禎州,俗稱“鵝城”,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與傳承地,擁有“一街挑兩城”古城格局,一條水東街,挑起西邊的惠州府城和東邊的歸善縣城,構成啞鈴狀的城市形態(tài)。

近年來,惠州持續(xù)加強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努力活化利用古城歷史文化,致力打造展示城市文化、擴大城市影響力的重要名片。在“十四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惠州正在加速邁進萬億級GDP城市行列,需要一個新的“古城”格局來承載城市的發(fā)展。

2025年,以“惠州古城更新”等為主要內容的西湖及周邊區(qū)域優(yōu)化工程列入了全市“十大重點工程”?;葜輰⒊掷m(xù)實施歷史文化名城提升三年行動,啟動惠州古城更新計劃,將集合建筑、藝術、文化、運營領域專家人才,匯聚在地文化守護者,以“漣漪有聲”為核心理念,讓古城的文化影響力如漣漪般不斷擴散、延展,引領古城從“ 一街挑兩城 ” 到“江湖一體”,將環(huán)抱城市的重要水系納入統籌,形成依托于“一湖兩江四岸”的新時代“古城”格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更新計劃中,何鏡堂、崔愷、孟建民、吳志強等四位院士專家將領銜參與橋頭文化空間、原惠陽影劇院、原惠陽縣政府大院、原惠城區(qū)政府、梌山書院和原花都影劇院等首批城市更新項目,領銜古城更新的設計把控。

10位更新、建筑、文化、藝術等領域的頂尖專家,為項目提供專業(yè)建議和技術支持。經顧問團的推薦和審閱,百余名業(yè)內專家翹楚,攜手扎根當地、滿懷深情的惠州在地守護人,組成古城專家?guī)?,從設計、藝術、文化、商業(yè)等領域全方位為古城更新賦能。

未來,惠州古城更新計劃將通過以點帶面激發(fā)業(yè)態(tài)活力,盤活老建筑及閑置物業(yè),營建特色文化場景和宜人環(huán)境,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煥發(fā)新魅力,彰顯“千年古城,嶺南名郡”底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三大主題12點位為錨點 書寫古城新體驗

在惠州古城更新計劃中,首批項目將提取“古城”結構中的重要空間節(jié)點,以文旅體驗、文藝體驗、生活休閑體驗三大主題下的12個點位為錨點,回應不同人群的城市空間需求,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書寫惠州古城的新體驗。

位于西湖芳華洲的西湖賓館將打造為西湖薈客廳。原惠城區(qū)政府大樓及梌山書院擬打造為古城酒店。合江樓將打造為非遺體驗中心,水東街則保留公私共營、新舊并置的原生態(tài)街區(qū)肌理,選取12處公產房為非遺內容的體驗式經營試點。

位于西湖景區(qū)紅棉島的紅棉水榭將迎來廣受年輕人追捧的文化地標——先鋒書店。位于西枝江逆水轉彎處的橋頭文化空間將新建一座藝術地標,以古城為基點聚集大灣區(qū)文藝力量,帶動西枝江畔新民街的藝術商業(yè)發(fā)展。

位于橋東惠新東街的三吊龍糧倉,將結合其工業(yè)建筑大空間特色引入藝術療愈品牌業(yè)態(tài),成為關照都市人的心理健康的情緒地標。

在更新計劃中,老惠陽影劇院+老惠陽縣政府大院這一建筑群區(qū)域將形成以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主的文化新生態(tài),重塑城市記憶地標。

圍繞休閑、美食、親子、非標商業(yè),百花洲、花都影劇院、中山公園、老船廠將煥發(fā)新生,為市民打造既好玩又好吃、既好逛又貼心的城市生活場景。

位于橋西五四路步行街內的花都影劇院,計劃打造為可學、可玩、可食的綜合性美食文化館。

位于西枝江左岸、橋西水門橋下,包含原惠州市船舶修造廠及惠州市造船廠,其空間氛圍獨具工業(yè)廢墟感,是未來打造成為都市核心非標商業(yè)群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