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報設計 Brooklyn

本文轉(zhuǎn)自:北京木蘭花開社工服務中心

首次登上大劇場

木蘭文藝隊

十五年來登上最大劇場

用自己的真實故事

回應日常生活的重量

票價低至8.8

票價設置

F檔8.8元 E檔18.8元 D檔28.8元

C檔38.8元 B檔48.8元 A檔58.8元

(選好檔位后可自由選座)

掃碼購票

觀看演出有周邊贈送哦!

紀錄劇場

《從清晨到夜晚》售票開啟

“這是她們的故事,也是女媧的故事,是每一位母親的故事?!?/p>

“母親”與“孩子”,似乎是一組說不盡的關系。

你期待成為一位“母親”嗎?

作為母親,你是否會對自己的身份感到滿意和驕傲?有沒有仔仔細細回憶自己每一天度過著何種日常?是否會在入睡之前,悄悄地觀察自己的情緒?在瑣碎、繁忙的母職日常之外,你期待著他人能夠看見你身上哪些獨特的色彩?

你享受成為一個“孩子”嗎?

你是否因為成為母親的孩子而感到由衷的幸福?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和母親說不到一塊去?你有仔細地觀察過母親的一天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劇場首演版劇照

拍攝者:張煊棋

01

這是姐妹的親身經(jīng)歷

從清晨到夜晚》誕生于木蘭文藝隊去年秋天至冬天為期兩個月的戲劇工作坊。工作坊帶領者呼延婷每周日下午,與姐妹們相聚在木蘭的活動室內(nèi),通過豐富的戲劇游戲、表演探索,與姐妹們共同挖掘圍繞母職、流動經(jīng)歷的戲劇表達。參與工作坊的伙伴們既有已經(jīng)成為母親的姐妹,也有仍是女兒身份的木蘭志愿者。

去年冬天,在木蘭十五周年的共聚活動中,木蘭文藝隊的姐妹們將一出共同編創(chuàng)的紀錄劇場作品《從清晨到夜晚》搬上舞臺,與觀眾朋友們見面。

這出戲描述了“不完美”的媽媽的一天,取材于文藝隊姐妹們的親身經(jīng)歷。

站在小小的黑匣子空間中,她們或表演,或講述,或歌舞,將觀眾帶到擁擠的地鐵車廂、逼仄的六環(huán)出租屋、喧鬧的醫(yī)院產(chǎn)房……以一個又一個一天中的“時刻”,串聯(lián)起姐妹們從他鄉(xiāng)流動至北京,從青春年少成長為母親的人生歷程。

這些故事里,有母乳喂養(yǎng)所帶來的身體疼痛、有孩子陪伴在身側(cè)所收獲的快樂與幸福、也有戶籍制度下對子女升學的焦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劇場首演版劇照

拍攝者:張煊棋

02

這是有關“媽媽”身份的故事

這是從家鄉(xiāng)來到北京生活的基層媽媽們的故事:

一個北漂的母親在晚上用神話故事哄睡女兒后,終于開啟了這一天中唯一屬于她個人的愜意時刻……戲劇由此拉開帷幕,穿插著神話中“造人”的女媧成為母親之后,也要經(jīng)歷的諸多育兒困境,在現(xiàn)實與神話的互文中,勾勒出母親們的“一天”。有忙碌,有快樂,有痛苦,有爭吵……許多具有幽默色彩的情節(jié)也置于其中,引得在場的觀眾笑聲連連。

這出戲?qū)敶赣H日常與女媧神話進行拼貼,以荒誕、溫情又不失銳利的筆觸追問跨越千年的“母職”意義,在豐富、細微的情感流動中,從清晨到夜晚的晝夜交替中,重新看見每一位母親與她們的勞動。

這不僅是從家鄉(xiāng)來到北京生活的基層媽媽們的故事,它或許與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脈絡與關聯(lián),它講述的一切并不是特殊的,而是常見到幾乎發(fā)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你總能在這個故事里看到些許自己或者自己母親的影子,但也正因為它是容易被我們忽視掉的真實,所以當我們意識到這一切時,它顯得如此動人可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劇場首演版劇照

拍攝者:張煊棋

03

她們在演后談

《從清晨到夜晚》中關于哺乳疼痛的敘述,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了母職神話的華麗包裝,暴露出其中血淋淋的生理真相。當社會將"為母則剛"作為贊美的套話時,實則是在完成一場精妙的暴力轉(zhuǎn)移——將結構性壓迫轉(zhuǎn)化為個人堅韌的證明。母親們被迫在沉默中消化這些痛苦,而她們的傷口,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都被異化為母愛的必要祭品。

但在這血與淚的敘事中,我們同時看到了女性生命力的驚人綻放。這種生命力不是社會期待的"溫柔堅強",而是一種近乎野性的生存智慧——在持續(xù)不斷的疼痛中開辟出新的生存維度,在身體被不斷撕裂的過程中重構自我認知。這種帶著血腥氣的生命力,既是對生育真相的誠實記錄,也是對母職浪漫化的有力反叛。當女性開始平靜講述這些被噤聲的疼痛時,她們實際上是在奪回敘事權,將私人體驗轉(zhuǎn)化為公共話語,在疼痛的廢墟上重建主體性。

——觀眾 樂華

木蘭姐妹的故事太動人了,看到她們脫去日常的外殼,在舞臺上舞蹈、放歌,讓我很受觸動。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柔軟與韌勁,雖然大家都不是專業(yè)的演員,但很多時刻下意識的情感流露比專業(yè)演員的表演更有感染力。導演也用了很多舞臺巧思讓大家把自己能量發(fā)揮出來,非常喜歡這場演出。

——觀眾 蛙蛙

當社會熱議"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時,這群來自木蘭的北漂母親用身體給出了終極答案,這種糅合了乳汁與鎂粉的生存智慧,正在重塑新時代對于"母親"的定義。

也許女性的困境從不是孤島,她們把個體的陣痛織進共同的敘事,女性值得被看見、被講述,她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廉價的贊美,而是讓那些深夜縫補舞裙的手,也能有機會觸到公平的天光,強烈推薦大家觀看。

——觀眾 大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后談現(xiàn)場照片

拍攝者:張煊棋

“這些分享,讓我看到了木蘭姐妹們溫柔包容的姐姐形象之外的屬于‘小女孩’的一面。也讓我開始思考,其實母親并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母親的,她們在生下孩子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既是母親,也是女孩,要不斷克服困難不斷成長,才能蛻變成一些人刻板印象中像超人一樣無所不能的媽媽??墒呛芏嗄赣H在成為母親的第一天,就在被用‘完美媽媽’的標準要求著。

我也想起我的媽媽,想起盡管我聽了很多遍《不完美的媽媽》,盡管我自認自己不會用那些準則去要求我的媽媽,并試著鼓勵我的媽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盡管有時我也會因為我的媽媽有些傳統(tǒng)的觀念與她發(fā)生矛盾,但實際上我在遇到困難或是感到難過時,仍想第一時間回到她身邊,在我的潛意識里她似乎永遠是那個強大的令人安心的存在,想到這里,我突然想去給媽媽打個電話,問問她當她還是一個女孩時發(fā)生的故事?!?/p>

——表演者 一帆

周末的戲劇工作坊,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個放松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演出,可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們真的很開心,能做成這個事情。

——表演者 王貞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上班,接孩子,送孩子,一到周末,我感覺特別開心,我們木蘭的姐妹們每周有兩個小時排練節(jié)目的時間,我這個時候是最放松的。今天我感覺演的很成功!

——表演者 張紅

我們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是最最普通的女性。我們在北京工作,有幸與木蘭結識,能夠在我們工作、閑暇之余與一群可愛的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我們育兒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我的孩子曾經(jīng)是流動兒童,現(xiàn)在是留守兒童,我沒辦法在北京一直帶著他們。我在戲里講述的故事是真實的,我的孩子在北京沒有學籍,所以我選擇把孩子送回老家讀書。我能調(diào)整好我的狀態(tài),帶給孩子更多力量,也是因為我身后有龐大的木蘭的姐妹團,她們能吸收我負面的情緒。有這樣堅強的后盾,能參加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我最真實的感受就是我特別幸運。

——表演者 邢彥雙

5月4日和5月5日,木蘭文藝隊的姐妹們攜手登上更大的舞臺,將《從清晨到夜晚》這部戲劇帶給更多的觀眾朋友。我們非常期待大家能與我們一起,在這出有笑有淚的紀錄劇場中,穿越時空隧道,聽見常被遮蔽的母親的聲音,看見女性熠熠發(fā)光的勞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劇場復排版劇照

拍攝于曉劇場

從清晨到夜晚

紀錄劇場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

2025.5.4 19:30-21:00

2025.5.5 14:30-16:00

(包含演后談)

演出地點

北京·曉劇場(回龍觀文化藝術中心)

表演與共創(chuàng)

木蘭文藝隊

(邢彥雙 王貞 黎鴻雁 趙倩

李莉偉 張景云 王一帆 張梅珍

張紅 陳彩燕 畢瑞仙 鄒小利

袁梅 周昕姝 段玉)

導演/構作

呼延婷

舞臺設計

張怡凡

燈光設計

盧欣然

影像設計

Brooklyn

音樂設計

蔡雨濛

肢體指導

桂玥璇

文本協(xié)助

潘佳怡 黃鳳儀

掃碼購票

票價設置

F檔8.8元 E檔18.8元 D檔28.8元

C檔38.8元 B檔48.8元 A檔58.8元

選好檔位后可自由選座

觀看演出有周邊贈送哦

木蘭女工文藝隊

我們一起,集體創(chuàng)作,反映女工工作、生活和情感——我們需要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們一起,表演和釋放,在勞動者的舞臺——歌頌勞動,展示自信;

我們一起,向社會發(fā)出倡導——男女平等,女工權益不可忽視;

我們是社會的主人。

木蘭女工文藝隊是木蘭花開社區(qū)活動中心開展的一個獨立項目。其主要目的是豐富打工姐妹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藝為載體,建立姐妹們的支持互助網(wǎng)絡;以文藝為手法,為姐妹們賦能增權,提升自信;以集體創(chuàng)作為重要工作方法,促進群體發(fā)聲。

木蘭女工文藝隊成立 15年以來,開展了近 800 次活動,對外演出、社區(qū)晚會演出和打工春晚演出 百余 余場次,原創(chuàng)作品有17首歌曲,6支舞蹈,2個小品,10部戲劇,2個游戲劇場,陸續(xù)參與女工人數(shù) 218 人,文藝隊骨干累計 73人,受益人群不完全統(tǒng)計15000 余人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滑動查看木蘭文藝隊

演出《生育紀事》劇照

拍攝者:李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紀錄劇場

《從清晨到夜晚》首演劇照

拍攝者:張煊棋

點擊查看木蘭女工戲劇坊相關推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木蘭社區(qū)活動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15日,是一個以關注和服務來京務工的打工女性為宗旨的非營利社會服務公益機構。

木蘭社區(qū)活動中心在打工者聚居的社區(qū)建立活動中心,以活動中心為平臺,引進外部社會資源,為打工女性及其子女提供文化教育和精神方面的服務,通過擴大打工女性的社會交往面,增加彼此的聯(lián)系和互動,從而拓展打工女性的文化生活空間,提高其獨立自主和性別平等意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和融入城市生活。

打工姐妹團結互助

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團結互助|獨立平等

尊重勞動|爭取發(fā)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公眾號:mulanhuakai2020

微博號:mulanhuakai@sina.cn

郵箱:mulanhuakai2010@126.com

官網(wǎng):www.mulanhuakai.org.c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zhuǎn)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