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FAN
自古以來,老人家都講究多子多福。
可萬萬沒有想到,湖南卻有這樣一戶人家。
妻子誕下四胞胎,這本來應該是一件非常令人欣喜的事。
可卻“嚇倒”了丈夫,“惹惱”了婆婆。
他們寧愿將孩子送人,也不愿意撫養(yǎng)這四個孩子。

說來說去,還是由于“窮”惹的禍。
之后,這四胞胎到底何去何從,他們又會遭遇怎樣的結局呢?
01
整件事情的開端,要從曹要民與鐘亞香這對平凡的小夫妻說起。
他們倆人,都出生于農(nóng)村。
家境貧窮,也沒有機會受到更高等的教育。
初中相識,也算是青梅竹馬。
等他們到了結婚的年紀,就順理成章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這之后,他們的人生好像一下子就能看到頭了。
那就是按部就班地生下孩子。
然后千辛萬苦的供養(yǎng)孩子們讀書、長大,看著他們再結婚,再生子。
然而,這一切美好的設想,在妻子生下四胞胎后,就被無情地打破了。
剛開始,這對夫妻結婚后的感情還非常好。
可架不住婆婆對鐘亞香這個兒媳非常的不滿意,總是會明里暗里地對她挑刺。
對于這些情況,鐘亞香都忍耐下來了。

然而,等過了一段時間后,婆婆又催著他們趕緊生個孩子。
可惜事與愿違,不管鐘亞香和丈夫倆人如何努力,她的肚子仍然沒有動靜。
這也讓著急想要抱孫子的婆婆對她更是不滿了。
不僅讓她干更多的活,還當面指責她就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
沒有孩子傍身,這讓鐘亞香總是在婆家抬不起頭。
而她的娘家,也不可能給她提供任何的幫助。

因為鐘亞香從小就無父無母,是個孤兒。
如果不是同村的老光棍看她可憐,收養(yǎng)了她,鐘亞香可能就要被送進孤兒院了。
也就是這樣,她才更加渴望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恩愛,有子女陪伴。
可能是上天終于聽到了她的愿望。
就在非常平常的一天,鐘亞香終于查出來懷孕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她第一次懷孕就喜提四胞胎。

不料,全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后,沒有一個人感到高興。
因為他們的到來,無疑會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02
懷上四胞胎對于其他家庭來說,可能會是福氣。
但對于鐘亞香一家來說,會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
自從鐘亞香懷孕后,為了省錢,她能不去醫(yī)院檢查就不去醫(yī)院檢查。
直到離預產(chǎn)期很近了,她才被家人送到了醫(yī)院待產(chǎn)。

而且,頭胎生四胞胎是很困難的,她只能做剖腹產(chǎn)。
在平安生下了四個男孩之后,他們的身體狀況又非常不穩(wěn)定。
導致他們必須在醫(yī)院的重癥病房里,待很長一段時間。
光每天的日?;ㄙM,就已經(jīng)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了。
而更令鐘亞香難過的是,自從她從產(chǎn)房出來之后,身邊就沒有一個人來照顧她。
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的產(chǎn)婦是最需要人悉心照料的。

她本以為全家人都去看小嬰兒了,可她在病房等了很長時間,根本就沒有見到婆婆和丈夫的身影。
委屈的鐘亞香眼淚瞬間就奪眶而出。
好不容易平復心情,想掏出手機想給丈夫打一個電話。
她這才發(fā)現(xiàn)丈夫不接她的電話。
不僅如此,他早已獨自回家了,還發(fā)了一條朋友圈。
并且配文:“一去不回頭走起”。

原來丈夫曹要民擔心,支付不起妻子和四個孩子昂貴的住院費用。
他害怕醫(yī)院直接找他交醫(yī)療費用,軟弱的他直接就選擇了逃避。
而且婆婆也根本不想養(yǎng)這么多的孩子,同樣也丟下兒媳就離開了。

無奈之下,醫(yī)院只能聯(lián)系了媒體。
想要借助媒體的力量,來調(diào)解鐘亞香一家的家庭矛盾。
而有了媒體的介入,這件事也就鬧得越來越大。
鐘亞香家周圍的鄰居肯定是瞞不住的,于是他們紛紛指責曹要民一家做事不地道。
最后,曹要民和婆婆終于還是抵不住周圍人的閑言碎語,來到了醫(yī)院。

婆婆向鐘亞香提出,四胞胎只能留下一個,其他三個全都要送人。
只有這樣做,才能減輕家里的負擔。
可鐘亞香菜剛剛做了母親,又怎么能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呢。
她苦苦哀求,堅決要將四個孩子全都留下。
而這下子,整件事情就直接陷入了僵局。
最后,還是媒體提出了建議,這四胞胎何去何從才有了著落。

03
曹要民和婆婆不想養(yǎng)四胞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家里沒錢。
他們一家的生活,全靠著種地,還有曹要民去外地打工賺錢。
這才能勉強維持全家人的生計。
一年下來,能攢下一萬塊錢就算不錯了。

而要將四胞胎全都養(yǎng)大成人,這些錢肯定是不夠看的。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在鐘亞香的苦苦哀求下,曹要民終于產(chǎn)生了一絲可有可無的父愛。
這次,他選擇和妻子站在一起,共同承擔撫養(yǎng)孩子的義務。

他跪在父母面前,終于讓他們松口,可以賣掉家里的房子。
用這些錢還了醫(yī)院的醫(yī)療費用,剩下的錢則用來養(yǎng)孩子 。
又給自己家申請了低保。

同時,采訪他們的記者也將四胞胎的事跡發(fā)到了網(wǎng)上。
向外界尋求幫助,希望有好心人能捐錢幫他們一家渡過難關。
所有的事情都向好的一面發(fā)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胞胎也逐漸長大了。
他們知道家庭的不易,會爭著幫父母分擔家務。
這也更讓曹耀民相信,當初留下他們是一個多么正確的決定。

結語
其實,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那個時候農(nóng)村的每戶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一家還有好幾個孩子。
少的兩三個,多六七個都有。
可他們寧愿吃糠咽菜,也會努力將每個孩子都撫養(yǎng)成人。
然而,如今農(nóng)村的生活比起以前來條件更好了。
反而卻有人覺得養(yǎng)不起,就隨意將孩子送人。

我們不能說他們那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可知道后還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為什么農(nóng)村生活變好了,家庭卻養(yǎng)不起更多的孩子了呢。
這背后的原因,實在是令人費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