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民間有24名將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乍一看,呂布和張飛的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然從虎牢關起,張飛與呂布的交鋒,似乎前者是低開高走的趨勢,后者反而越打越慫。
這,究竟是何緣由?今日,且隨筆者,細細分析其中5個原因!
虎牢關前:巔峰呂布的最后一舞

建安元年,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⒗侮P下,一匹赤兔馬踏碎聯(lián)軍膽氣,方悅、穆順接連殞命,公孫瓚險些喪于方天畫戟之下。
千鈞一發(fā)之際,陣中炸響一聲暴喝:“三姓家奴休狂!燕人張翼德在此!”
只見張飛環(huán)眼圓睜,蛇矛如黑蟒出洞,直刺呂布咽喉。

這一戰(zhàn),三十歲的呂布正值巔峰,畫戟翻飛間似有風雷之勢,五十回合殺得張飛漸漸力怯。若非關羽、劉備助陣,勝負恐難預料。
黑白銳評:此時的呂布,武藝、體力、經(jīng)驗皆在頂峰,而張飛初出茅廬,招式未臻化境。但這一戰(zhàn)已埋下伏筆——張飛敢以“愣頭青”之姿單挑天下第一,悍勇之氣初見端倪。
徐州歲月:酒色蝕骨的溫柔刀

轉瞬七、八年,呂布輾轉投奔徐州。此時的“飛將”,早已不復當年銳氣。
下邳城中,貂蟬一曲霓裳,嚴氏溫言軟語,呂布醉臥美人膝,連赤兔馬都養(yǎng)出了一身膘。反觀張飛,終日厲兵秣馬,在徐州城頭吼得曹軍夜不敢近。
公元198年,小沛城外,二人再度交鋒。

四旬呂布畫戟遲滯,張飛蛇矛卻愈發(fā)狠辣。戰(zhàn)至百余合,呂布竟虛晃一招,撥馬便走!
黑白銳評:英雄最怕溫柔鄉(xiāng)。呂布沉迷酒色,戰(zhàn)力十去其三;張飛無妻無子,一身煞氣凝于矛尖。此消彼長,勝負天平悄然傾斜。
道義崩盤:反復無常的自毀之路

呂布手提畫戟縱橫天下,卻始終逃不過“三姓家奴”的罵名。殺丁原投董卓,刺董卓奔王允,奪劉備徐州又暗結袁術……每一次背叛,都在消磨他的威信。
小沛城外再戰(zhàn)張飛時,呂布早已心虛——昔日他趁劉備討伐袁術之機偷襲徐州,此刻面對仇敵,畫戟未出,氣勢先矮三分。

反觀張飛,背后站著日益壯大的劉備集團,關羽、趙云等猛將環(huán)伺,連曹操都暗中扶持。
黑白銳評:武力再強,難敵天下唾罵。呂布自知理虧,戰(zhàn)場上連赤兔馬都跑得不如往日快!
勢力消長:從孤狼到喪家犬

建安初年,呂布坐擁徐州,看似一方諸侯,實則如無根浮萍。
劉備雖暫居小沛,卻有關羽練兵、糜竺供糧,更得“皇叔”名號聚攏人心。
下邳被圍時,呂布麾下侯成、宋憲接連叛變,連陳宮都嘆:“奉先多疑,終難成事!”

而張飛身后,劉備已聯(lián)合曹操,十萬大軍如鐵桶合圍。
黑白銳評:猛虎再兇,也怕群狼。呂布單打獨斗,張飛卻有整個時代在撐腰!
下邳圍城:怕死戰(zhàn)神遇上亡命屠夫

曹操水淹下邳,呂布困守孤城。昔日橫掃千軍的飛將,此刻竟整日借酒消愁,連陳宮獻策也充耳不聞。
城破之日,呂布被捆成粽子押上白門樓,竟哀求劉備:“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相救?”

再看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嚇得夏侯杰肝膽俱裂;當陽橋頭斷水倒流,百萬曹軍無人敢前!
黑白銳評:越是天下第一,越惜羽毛性命。呂布敗亡前連喊“縛太急”,張飛臨陣卻敢“不死不休”。
武藝之外的膽魄,高下立判。燕人張翼德,雖魯莽,但可不畏死!
巔峰對決的五大勝負手

年齡殺:呂布年長張飛十余歲,巔峰期稍縱即逝。待張飛三十而立時,呂布已成強弩之末。
自律劫:貂蟬石榴裙葬送飛將銳氣,張飛卻將精力盡付沙場。自律者得天下,古今皆然。
道義崩:反復無常令呂布眾叛親離,張飛身后站著整個劉備集團。
勢力衰:呂布地盤越打越小,劉備陣營卻滾雪球般壯大。
膽魄關:呂布越強越畏敗,張飛越戰(zhàn)越癲狂。狹路相逢時,怕死的注定先眨眼睛!

結語
虎牢關前畫戟寒,小沛城外蛇矛顫。
酒色蝕骨猶未覺,白門樓上勇難還。
曾戰(zhàn)三英如神將,方天畫戟今誰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在你看來,呂布與張飛的交手,越來越慫,是什么原因呢?
歡迎評論區(qū)煮酒論英雄,友善交流!

熱門跟貼